[实用新型]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悬垂线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53630.X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73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尧;熊兰;吴维翔;邵梦春;廖强;陶昌朋;钟梅;李培娴;吴双;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N3/04;G01N3/32 |
代理公司: | 四川雍和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48 | 代理人: | 刘宇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导线 振动 疲劳 试验 系统 悬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悬垂线夹装置,包括地基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地基支架上的线夹装置连接座;线夹装置连接座上方设有两个线夹支撑架,线夹支撑架均包括一个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底部接有三个固定支脚,固定支脚底部通过固定板与所述线夹装置连接座连接;上固定块底部分别设有一个竖直调节杆,竖直调节杆上均匀设有至少两个螺孔;还包括线夹支撑梁,所述线夹支撑梁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螺孔中进行固定;线夹支撑梁底部中心处接有悬垂线夹。该装置使用时可以根据需检测的钢芯铝绞线试样的高度对线夹支撑梁的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同时线夹装置连接座嵌在地基支架之中并与地面完成固定,这种固定方式钢价稳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悬垂线夹装置。
背景技术
钢芯铝绞线是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随着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线路陆续投入运行,线路安全性的要求随之越来越高。而架空导线运行环境复杂,其在微风作用下常常处于微风振动状态,微风振动造成导线疲劳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架空导线振动疲劳性能的检测是模拟导线在微风振动条件下的高频次振动试验,而进行这一实验就需要对钢芯铝绞线两端进行固定,同时需要在钢芯铝绞线的中部利用悬垂线夹装置对钢芯铝绞线进行限位,之后利用激荡系统和监测系统进行试验,因此提出一种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用的悬垂线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悬垂线夹装置,该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悬垂线夹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悬垂线夹装置,该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悬垂线夹装置包括地基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地基支架上的线夹装置连接座;线夹装置连接座上方设有两个线夹支撑架,所述线夹支撑架均包括一个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底部接有三个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支脚底部通过固定板与所述线夹装置连接座连接;上固定块底部分别设有一个竖直调节杆,所述竖直调节杆上均匀设有至少两个螺孔;还包括线夹支撑梁,所述线夹支撑梁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螺孔中进行固定;线夹支撑梁底部中心处接有悬垂线夹。
该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悬垂线夹装置具有的优点如下:
该装置使用时可以根据需检测的钢芯铝绞线试样的高度对线夹支撑梁的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同时线夹装置连接座嵌在地基支架之中并与地面完成固定,这种固定方式钢价稳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悬垂线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悬垂线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架空导线振动疲劳试验系统悬垂线夹装置的线夹支撑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线夹装置连接座;2、地基支架;3、钢芯铝绞线试样;4、悬垂线夹;5、线夹支撑梁;6、线夹支撑架;7、上固定块、8、固定支脚;9、固定板;10、竖直调节杆;11、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未经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53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