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人工血管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51926.8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52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杨;邓卿;胡泊;刘文超;李杨;贾宣;李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黄露宁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人工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人工血管,其包括血管主体,所述血管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牵引部,血管主体与牵引部固定连接;所述血管主体的侧壁上设置缝合部,血管主体与缝合部固定连接;所述缝合部的数量为A,A≥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牵拉人工血管时,使用钳子或镊子夹持牵引部,避免这些这种锐器对血管主体造成损伤;塑形时,将缝合部与人工血管周围组织缝合,避免血管主体受到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改进型人工血管。
背景技术
人工血管是许多严重狭窄或闭塞性血管的替代品,多是以尼龙、涤纶、聚四氟乙稀等合成材料人工制造的,适用于全身各处的血管转流术,大、中口径人工血管应用于临床已取得满意的效果。
目前所使用的人工血管存在以下缺点:
1、当使用钳子或镊子牵拉人工血管时会对人工血管造成损伤;
2、对人工血管塑形时,需要将人工血管缝合在人工血管周围组织上,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直接穿刺人工血管使用缝合线与人工血管周围组织缝合,这样就会导致人工血管上面有针眼,对人工血管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人工血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人工血管。
一种改进型人工血管,其包括血管主体,所述血管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牵引部,血管主体与牵引部固定连接;所述血管主体的侧壁上设置缝合部,血管主体与缝合部固定连接;所述缝合部的数量为A,A≥2。
进一步,所述血管主体为圆形管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牵引部为圆形环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牵引部的外部直径大于血管主体的外部直径。
进一步,所述缝合部为圆形环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缝合部的内部直径等于血管主体的外部直径。
进一步,所述缝合部的外部直径大于血管主体的外部直径。
进一步,所述缝合部的外部直径等于牵引部的外部直径。
或者,所述缝合部的外部直径小于牵引部的外部直径。
或者,所述缝合部的外部直径大于牵引部的外部直径。
进一步,相邻的所述缝合部之间的距离为10-20mm。
进一步,所述牵引部与缝合部之间的距离为10-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牵拉人工血管时,使用钳子或镊子夹持牵引部,避免这些这种锐器对血管主体造成损伤,当人工血管到达指定位置后,可将牵引部与血管主体附近的组织缝合,对人工血管进行塑形;塑形时,将缝合部与人工血管周围组织缝合,避免血管主体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一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血管主体;2、牵引部;3、缝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51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件自动定量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抓斗用正多边形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