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产品气泡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51803.4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63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钟思强;杨少涛;郭育忠;陈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白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杨云川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揭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产品 气泡 消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注塑产品气泡消除装置,包括框体;振动部,多个振动部分别设置于框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振动部包括振动电机、弹性结构和吸力结构,振动电机安装于框体的内壁上,吸力结构通过弹性结构安装于振动电机远离框体内壁的一侧;及限位部,其安装于框体内并位于上下两组振动部之间,限位部包括U形限位板和移动结构,移动结构用于带动两个U形限位板靠近或远离彼此,通过启动振动电机带动缓冲弹簧以及吸附在模具上的吸盘在振动电机的施力下对模具进行的二次抖动,可加快物料更加均匀紧实的同时也能对振动频率、力度进行一个缓冲,避免振动过激,U形限位板对模具进行夹持限位,防止振动过程模具发生移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注塑产品气泡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目前,有的注塑模具在生产加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高温和气压等原因的影响,容易导致模具内部产品原料在注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如果不进行消除处理,会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鉴于此,我们提出注塑产品气泡消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注塑产品气泡消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注塑产品气泡消除装置,包括:
框体;
振动部,多个所述振动部分别设置于框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振动部包括振动电机、弹性结构和吸力结构,所述振动电机安装于框体的内壁上,所述吸力结构通过弹性结构安装于振动电机远离框体内壁的一侧;及
限位部,其安装于所述框体内并位于上下两组振动部之间,所述限位部包括U形限位板和移动结构,两个所述U形限位板的凹面朝向彼此且二者分别靠近框体的两侧,所述移动结构用于带动两个U形限位板靠近或远离彼此。
优选的,所述弹性结构为缓冲弹簧,所述吸力结构为吸盘,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振动电机连接,且另一端与吸盘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U形限位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套,所述移动结构包括螺杆、电机和滑杆,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框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螺杆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轴向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U形限位板同一侧的连接套并与框体的另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对半分为旋向相反的两部分,且该两部分分别与两个连接套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滑杆与两个U形限位板另一侧的连接套滑动连接且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框体的两侧内壁上。
优选的,每个所述U形限位板凹陷的一侧均设置有U形密封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启动振动电机带动缓冲弹簧以及吸附在模具上的吸盘在振动电机的施力下对模具进行的二次抖动,可加快物料更加均匀紧实的同时也能对振动频率、力度进行一个缓冲,避免振动过激,振动时需先启动电机带动螺杆以及螺杆上两个U形限位板移动,U形限位板移动时滑杆会对其进行水平导向,由于螺杆是由两端螺纹杆构成的,所以旋转时会使螺杆上两个U形限位板同时进行相反方向平移,进而对模具进行夹持限位,防止振动过程模具发生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框体;
2、振动部;21、振动电机;22、缓冲弹簧;23、吸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白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白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51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