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气炒锅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44554.6 | 申请日: | 202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7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宋小焱;马剑锋;方硕;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圣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D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邓骏杰 |
地址: | 6111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炒锅 烟气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然气炒锅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炒锅,基座上还设置有固定排烟管,固定排烟管上可拆卸设置有吸热排烟管,吸热排烟管上设置有冷凝管,基座上还设置有冷水箱和暖水箱,冷水箱和暖水箱分别与冷凝管的两端连通;通过冷水箱向冷凝管内添加冷水,使烟气中的余热对冷凝管中的冷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流入暖水箱内存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吸热排烟管从固定排烟管拆下进行清理;在上述过程中,通过烟气的余热加热冷水,在提高了余热的利用率的同时回收了烟气中的余热,从而使烟气的温度降低,降低了烟气中的余热传递到空气中使厨房温度升高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余热回收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然气炒锅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食品行业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大型炒锅对食品原料进行炒制;传统厨房使用的燃气灶,其气体燃烧时主要依靠火焰表面的温度对锅底加热。
在炒制过程中,大约有30-40%的热量会随着烟气排放到空气中,由于烟气余热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使烟气余热只能不断的加热空气,从而使厨房温度升高,造成厨房工作环境的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回收烟气余热以优化工作环境,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然气炒锅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天然气炒锅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天然气炒锅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炒锅,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固定排烟管,所述固定排烟管上可拆卸设置有吸热排烟管,所述吸热排烟管上设置有供水流通过的冷凝管,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冷水箱和暖水箱,所述冷水箱和所述暖水箱分别与所述冷凝管的两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炒锅炒制时,产生的烟气进入固定排烟管,并通过固定排烟管进入吸热排烟管,此时,通过冷水箱向冷凝管内添加冷水,烟气中的余热对冷凝管进行加热,从而使冷凝管内的冷水升温,升温后的热水流入暖水箱内存储以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吸热排烟管从固定排烟管拆下进行清理,从而降低油污对冷凝管吸热的影响;在上述过程中,通过烟气的余热加热冷水,提高了余热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冷凝管回收烟气中的余热,从而使烟气的温度降低,降低了烟气中的余热传递到空气中使厨房温度升高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分为内管和外管,所述吸热排烟管上开设有夹层,所述外管位于所述夹层内,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吸热排烟管内,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连通,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暖水箱和所述冷水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冷水箱与外管连通,外管与内管连通,便于冷水箱同时向内管和外管加水;内管和外管从吸热排烟管的内外两侧同时对烟气的余热进行吸收,提高了吸热排烟管对烟气余热的吸收效果。
优选的,所述吸热排烟管的内壁上滑动卡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滑动以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吸热排烟管分离,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板的定位件,当所述定位件固定所述连接板时,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在固定件的作用下固定在吸热排烟管上,从而使内管与外管连通,以便于冷水箱将水加入内管和外管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污附着在内管上,滑动连接板使连接板与吸热排烟管分离,连接板带动内管与吸热排烟管道分离,从而便于将内管取出进行清理,降低了油污影响内管吸热效果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吸热排烟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吸热排烟管的长度方向,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卡块卡接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底部铺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卡块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连接在吸热排烟管上,密封垫使卡块和卡槽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使卡块与卡槽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进而使内管与外管的连通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圣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圣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44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纵列双旋翼无人机的耐用型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