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式同步万向节和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08807.4 | 申请日: | 202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4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H·塞马克;P·穆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GKN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23 | 分类号: | F16D3/22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赵伯俊;吴强 |
地址: | 德国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万向节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式同步万向节和轴组件,所述球式同步万向节至少具有万向节外部部件。在所述万向节外部部件的横向于所述旋转轴线伸展的至少一个横截面中,每个支撑面的至少一个子区域沿着直径以共同的额定尺寸伸展;其中,所述子区域中的每个子区域沿着所述周向方向延伸跨越至少三个区段;其中,第二区段沿着所述周向方向布置在第一区段与第三区段之间;其中,相对于所述额定尺寸,给所述第二区段规定窄公差,给所述第一区段以及所述第三区段分别规定较大的公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针对球式同步万向节(Kugelgleichlaufgelenk)。本球式同步万向节(在下文中也被称为万向节)在机动车的情况下尤其在侧轴组件或者纵向轴组件中使用。除此之外,该球式同步万向节能够在迄今为止使用球式同步万向节的所有其他应用情况中使用。优选地,球式同步万向节是球式同步移动万向节(Kugelgleichlaufverschiebegelenk)。
背景技术
尤其在机动车的情况下,球式同步(移动)万向节在纵向轴组件的区域中使用、但是也在侧轴组件中使用。纵向轴用于将驱动力从传动装置传递至车桥(Achse)。尤其是,在此传动装置布置在机动车的前部区域中,并且沿着机动车的纵轴线延伸的纵向轴组件用于将驱动力从该传动装置传递至后车桥。在纵向轴组件的情况下,通常需要万向节的较小的弯曲角度,尤其是0至10角度。侧轴用于将驱动力从传动装置或者差速器传递至车轮,即基本上与机动车的车桥平行。侧轴横向于机动车的纵向轴线延伸。在侧轴的情况下,通常需要球式同步移动万向节的较大的弯曲角度,尤其是0至32角度,优选3至20角度。
在此所观察的类型的球式同步万向节包括万向节外部部件、万向节内部部件并且可能包括保持架,万向节外部部件具有旋转轴线和外部的球轨道(球式同步移动万向节的位于外部的球轨道),万向节内部部件具有内部的球轨道(球式同步移动万向节的位于内部的球轨道)和多个传递扭矩的球,所述球分别在相互配属的外部的球轨道和内部的球轨道中被引导,保持架设有多个保持架窗口,所述保持架窗口分别接收所述球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球。
外部的球轨道的至少一部分和内部的球轨道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对于旋转轴线具有(任意取向的)轨道倾斜角度。
如果球式同步万向节位于拉伸位态或布置中(即万向节内部部件相对于万向节外部部件不弯曲),则在球式同步移动万向节的情况下,万向节内部部件相对于万向节外部部件沿着共同的旋转轴线的移动是可能的,使得所述旋转轴线保持彼此同轴地布置。
在球式同步移动万向节的情况下,万向节内部部件能够相对于万向节外部部件沿着旋转轴线移动一总移动行程。
尤其是,每个球轨道的球轨道底部(即,在外部的球轨道的情况下分别是球轨道的以与旋转轴线具有最大间距的方式布置的区域;在内部的球轨道的情况下分别是球轨道的以与万向节内部部件的旋转轴线具有最小间距的方式布置的区域)沿着移动行程相对于旋转轴线分别具有沿着径向方向恒定的间距。
但是也已知球式同步移动万向节的如下实施方案:在所述实施方案中,球轨道底部与旋转轴线不具有恒定的间距。在此,尤其是(仅)对于彼此对置的球轨道而言,与旋转轴线的间距是相同的,但是该间距在此在移动行程内或沿着球轨道不是恒定的。
当球式同步移动万向节的万向节内部部件相对于万向节外部部件移动时,球轨道中的球实施通过轨道引导的运动(例如滚动、滑转、滑动等)。理想地,保持架的运动距离在此是万向节内部部件相对于万向节外部部件的移动行程的一半路段。尤其在球式同步移动万向节的情况下,该移动行程随着万向节内部部件(球形轮毂)在保持架(球保持架)上的物理止挡通过万向节的部件的接触而受到限制。
在球式同步万向节的设置用于球式同步万向节的运行中,该万向节的部件以确定的布置相对于彼此布置。在所述部件的该布置中,球布置在球轨道的确定的区域中。即,该布置不包括装配状态或者维修状态,在所述装配状态或者维修状态中,万向节例如在组装或者可触及性方面以特别的方式弯曲或者彼此拉开或推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KN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GKN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08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