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种子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04930.9 | 申请日: | 202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4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项明达;项达臣;甄民;蒋佩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春禾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8 | 分类号: | A01C1/08;A01C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致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1 | 代理人: | 石磊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子 杀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子杀菌装置,包括杀菌框以及活动设置于杀菌框内腔的杀菌网,所述杀菌框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杀菌框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与固定框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杀菌网两侧固定连接于活动套设于转轴外侧的连接块,所述固定框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转动的旋转马达,所述固定框上端还设置有对接于杀菌框的烘干扇。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结构带动内置杀菌网在杀菌框内上下往返的活动,进而使得内置杀菌网内的种子受到杀菌框内的消毒液浮力后分散,实现杀菌网内堆积的种子更为充分的与杀菌液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子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
水稻在种植之前需要先对水稻种子进行杀菌,防止水稻中含有病菌而造成后期很多水稻苗死亡的问题,并且如果不对水稻种子进行杀菌,很大程度会减少后期的收成;但是,现有的杀菌过程,为了让种子与杀菌液充分混合,常采用搅拌的方式,此种方式会从一定程度上对种子表皮造成损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种子杀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种子杀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种子杀菌装置,包括杀菌框以及活动设置于杀菌框内腔的杀菌网,所述杀菌框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杀菌框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与固定框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杀菌网两侧固定连接于活动套设于转轴外侧的连接块,所述固定框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转动的旋转马达,所述固定框上端还设置有对接于杀菌框的烘干扇。
优选的,所述杀菌框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所述杀菌框底部还设置有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两侧内壁纵向设置有滑轨,而滑轨与连接块之间限位滑动连接,且滑轨外侧面采用光滑面设计。
优选的,所述转轴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转轴外侧位于固定块与固定框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卷簧,所述转轴位于固定块与固定座之间的部分表面设置有螺纹,且转轴通过外侧的螺纹与连接块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块以及固定框。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上端以及旋转马达动力端均活动贯穿固定框,且旋转马达动力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转轴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于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外侧的一半以及从动轮的外侧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卡齿。
优选的,所述烘干扇上端固定连接有烘干座,所述烘干座上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烘干座内置有加热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杀菌网对种子进行存放,并将内置杀菌网浸没在外置的杀菌框内,并在传动结构的驱动下带动内置杀菌网上下往返的活动,进而使得内置杀菌网内的种子受到杀菌框内的消毒液浮力后分散,实现杀菌网内堆积的种子更为充分的与杀菌液混合,完成有效的杀菌并还可避免对种子表皮造成损坏,整体具有明显的实用效果提升,值得现有市场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烘干扇及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杀菌框,101-底座,102-出液口,2-杀菌网,3-固定框,301-滑轨,4-固定座,5-转轴,501-固定块,502-卷簧,6-连接块,7-旋转马达,701-主动轮,702-从动轮,8-烘干扇,801-烘干座,802-过滤网,803-加热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春禾种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春禾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049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