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预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934202.2 | 申请日: | 2023-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3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叶金蕊;刘凯;张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16C60/00;G06F113/2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张沫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多孔 纳米 复合材料 结构 变形 预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预测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取对实际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经显微观测方法得到的实际建模参数;将实际建模参数分别输入到预先构建的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中不同区域细观模型,得到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的等效力学参数;将等效力学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固化反应理论模型,得到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变形;在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变形的基础上,将等效力学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传热传质动力学理论模型,得到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最终的结构变形。因此,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式能有效预测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过程通常为首先将树脂低压缓慢注入装有针刺复合材料纤维预制体的模具中,排除所有空气后密封,最后将封闭模具置于固化温度环境下进行加热固化,该过程主要为“溶胶-聚集-凝胶-固化”的过程。
相关技术提出的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预测方法大多只考虑固化过程对于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影响,因此相关技术提供的方案并不能有效预测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
因此,目前亟需提供一种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预测方法及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预测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预测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预测方法,包括:
获取对实际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经显微观测方法得到的实际建模参数;
将实际建模参数分别输入到预先构建的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中不同区域细观模型,得到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的等效力学参数;
将等效力学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固化反应理论模型,得到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变形;
在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变形的基础上,将等效力学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传热传质动力学理论模型,得到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最终的结构变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形预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实际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经显微观测方法得到的实际建模参数;
构建模块,用于将实际建模参数分别输入到预先构建的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中不同区域细观模型,得到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的等效力学参数;
输入模块,用于将等效力学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固化反应理论模型,得到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变形;
输出模块,用于在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变形的基础上,将等效力学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传热传质动力学理论模型,得到针刺多孔纳米复合材料最终的结构变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说明书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本说明书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934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源
- 下一篇:一种可有效保留玉米油中营养成分的脱臭双捕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