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光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920482.1 | 申请日: | 202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秋;张明;赵静;钱慧慧;缪斌;缪小明;谭枫;朱丽娟;林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1D5/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溪;刘芳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 光缆 | ||
1.一种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层内的至少一个传感单元和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传感光纤、中心加强杆、弹性层和至少两个振子质量块,所述弹性层位于所述中心加强杆外,所述传感光纤缠绕于所述弹性层的外壁并向所述弹性层的轴向一端延伸,各个所述振子质量块沿所述中心加强杆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振子质量块嵌设于所述弹性层,并和所述弹性层一体连接;
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弹性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支撑件被构造为支撑所述保护层,以使所述保护层和所述弹性层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振子质量块被构造为在所述振子质量块受到振动时,带动所述弹性层相对于所述保护层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振子质量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保护层的外径的30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保护层的外径的150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质量块的质量m满足公式:,其中,为所述传感光缆可探测的最小形变量,v为所述传感光缆形变时的初速度,为能量传递系数,k为所述弹性层的弹性系数,m0为调节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质量块呈圆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质量块为纳米陶瓷构件,所述弹性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层或者发泡橡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加强杆的外壁上设有光滑的涂覆层,所述振子质量块通过所述涂覆层和所述中心加强杆之间相对滑动;
且所述涂覆层沿所述中心加强杆轴向的延伸长度小于或等于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中心加强杆的轴向间隔设置;
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层、吸能层和阻水层,所述支撑层的周向内侧具有缺口,所述吸能层嵌设于所述缺口,并位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阻水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外壁设有螺旋状的凹槽,所述传感光纤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和所述凹槽的内壁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沿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粘接点,相邻的两个所述粘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弹性层的外径的0.1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弹性层的外径的0.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光纤包括光纤本体和弹性纤维杆,所述光纤本体和弹性纤维杆沿同一方向并排设置,并粘接为一体,所述弹性纤维杆和/或所述光纤本体粘接于所述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识件,所述传感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标识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层的外壁,且所述标识件与所述传感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标识件被构造为区分不同的所述传感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9204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