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通道岩心顶塞、压力模拟装置及核磁共振在线驱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93365.0 | 申请日: | 2023-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5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乃贵;张立宽;金之钧;罗晓容;雷裕红;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刘伟冲;赵薇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通道 岩心 压力 模拟 装置 核磁共振 在线 系统 | ||
1.一种双通道岩心顶塞,其特征在于,开设有中心通道(b)和边缘通道(c);
所述中心通道(b)一端与岩心样品(a)连通,另一端与岩心夹持器(100)的入口或出口连通,用于流体的流入或流出;
所述边缘通道(c)一端与所述岩心样品(a)连通,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通;
所述边缘通道(c)内的流体静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岩心顶塞,其特征在于,
包括金属段(181)和非金属段(182);
所述金属段(181)与所述非金属段(182)螺纹连接;
所述金属段(181)上开设有第一金属通道(181a)和第二金属通道(181b);
所述非金属段(182)上开设有第一非金属通道(182a)和第二非金属通道(182b);
所述第一金属通道(181a)与所述第一非金属通道(182a)连通以组成所述中心通道(b);
所述第二金属通道(181b)与所述第二非金属通道(182b)连通以组成所述边缘通道(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岩心顶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段(181)与所述非金属段(182)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环形连通槽(181c),所述环形连通槽(181c)与所述第二金属通道(181b)、所述第二非金属通道(182b)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通道岩心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通道(181a)包括沿所述金属段(181)轴线方向设置且不共线的两段通道,所述第二金属通道(181b)包括所述金属段(181)轴线方向设置且不共线的两段通道;
所述第一金属通道(181a)和所述第二金属通道(181b)远离所述非金属段(182)的一段绕所述金属段(181)的轴线均布;
所述第一金属通道(181a)靠近所述非金属段(182)的一段与所述非金属段(182)的轴线同轴;
所述第一非金属通道(182a)与所述第一金属通道(181a)靠近所述非金属段(182)的一段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通道岩心顶塞,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岩心样品(a)连通的一端开设有网状通道;
所述网状通道与所述中心通道(b)、所述边缘通道(c)连通;
所述网状通道的开口指向所述岩心样品(a)。
6.一种用于核磁共振在线驱替系统的压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岩心夹持器(100)、驱替单元(400)、围压单元(500)和回压单元(600);
所述岩心夹持器(100)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通道岩心顶塞,还包括内筒(110)和外筒(120);
两个所述双通道岩心顶塞分别从两端插装于所述内筒(110)并与所述内筒(110)围成容纳腔,岩心样品(a)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内筒(110)和所述外筒(120)之间形成围压腔;
所述驱替单元(400)与所述岩心夹持器(100)的入口连通以向所述容纳腔内注入驱替流体;
所述围压单元(500)与所述围压腔连通,用于向所述围压腔注入氟油以对岩心样品(a)加围压;
所述回压单元(600)与所述岩心夹持器(100)的出口连通以控制所述岩心夹持器(100)出口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933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料混合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焚烧烟气治理的低能耗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