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线性直驱的光电通信模块链路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92562.0 | 申请日: | 2023-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14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广俊;王峻岭;陈享郭;彭德军;高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光为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38 | 分类号: | H04B10/038;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艺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线性 光电 通信 模块 故障 检测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线性直驱的光电通信模块链路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基于线性直驱的光电通信模块链路的历史传输数据,并基于历史传输数据建立链路传输特性;步骤2:基于链路传输特性,建立链路状态,具体包括:设置权重参数,用以平衡瞬时值和长期值的影响,再基于该权重参数和链路传输特性,建立链路状态;步骤3:使用滑动窗口法,基于链路状态构建故障检测函数;所述故障检测函数通过比较连续两个时间点的链路状态判断是否发生故障;若发生故障,则执行步骤4。本发明实现了对光电通信链路故障的检测、定位和自动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线性直驱的光电通信模块链路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传输介质之一。然而,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链路故障对通信质量和系统性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光纤通信链路的故障检测、定位和恢复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挑战。
在现有技术中,一些传统的光纤通信链路故障检测方法主要基于信号强度的监测和故障判断。例如,利用光功率计测量链路上的信号功率,并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是否发生故障。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链路中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噪声、相位偏移、频率变化等。这导致了故障检测的不准确性和误报率的提高。
此外,一些现有的故障恢复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干预和手动操作。当故障链路被检测到后,需要人工介入来切换到备用链路或进行维修。这种方法存在人工干预的延迟和错误的风险,影响了故障恢复的速度和效率。同时,在大规模的光纤通信网络中,人工干预和手动操作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系统管理的困难。
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故障定位的困难。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往往无法准确地确定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只能给出大致的故障范围。这给故障修复带来了困难,增加了维修时间和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高效准确的光电通信链路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能够综合考虑链路特性、状态信息和故障检测函数,实现故障的快速检测、定位和恢复,减少人工干预和手动操作,提高故障恢复的速度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线性直驱的光电通信模块链路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实现了对光电通信链路故障的检测、定位和自动恢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线性直驱的光电通信模块链路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线性直驱的光电通信模块链路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基于线性直驱的光电通信模块链路的历史传输数据,并基于历史传输数据建立链路传输特性;
步骤2:基于链路传输特性,建立链路状态,具体包括:设置权重参数,用以平衡瞬时值和长期值的影响,再基于该权重参数和链路传输特性,建立链路状态;
步骤3:使用滑动窗口法,基于链路状态构建故障检测函数;所述故障检测函数通过比较连续两个时间点的链路状态判断是否发生故障;若发生故障,则执行步骤4;
步骤4:进行故障定位,具体包括:使用预设的故障定位值计算模型计算每条链路的故障定位值,将故障定位值高于设定阈值的链路作为故障链路,完成故障定位;
步骤5:将故障链路进行备用链路切换;
步骤6:对故障链路进行恢复,在恢复过程中,实时计算故障链路的故障恢复指标,以判断故障链路是否完成恢复,如是,则将备用链路重新切换至完成恢复后的故障链路。
进一步的,所述历史传输数据包括:振幅、频率、相位、信号功率、噪声功率、比特错误率和时延。
进一步的,所述链路传输特性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表示:;其中,表示第条链路在时间的信号;表示第条链路在时间的振幅;表示第条链路在时间的频率;表示第条链路在时间的相位;表示第条链路在时间的质量;为链路质量的衰减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光为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光为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92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