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母粒原料运输桶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89675.5 | 申请日: | 2023-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5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庞晓阳;庞玉玺;郭风雷;张晨浩;田泽发;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龙拓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25/24;B65D81/18;B65D81/26;B65D25/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果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90 | 代理人: | 马瑞月 |
地址: | 2519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母粒 原料 运输 | ||
本发明涉及原料运输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色母粒原料运输桶,包括曲形气体流动腔、弹力形变式封盖结构、套放式气体干燥结构、万向转动式支撑结构以及弹性从动结构。该色母粒原料运输桶,可固定安装于运输车辆的车厢中,实现远距离的运输,且在运输过程中,利用运输桶体在车辆非匀速状态下产生的惯性作为动力源,使得运输桶体发生摆动现象,该现象可带动弹性气膜发生形变,令弹性气膜的封闭区间发生缩小或者扩大,从而降低该部位的气压值,从而实现对运输桶体内部的空气驱动作用,气体在被干燥后能够在运输桶体内部实现流动,进而达到对储存状态的色母粒的干燥和通风功能,提高对色母粒的保护措施,进而保证色母粒产品在运输过程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料运输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色母粒原料运输桶。
背景技术
在色母粒生产过程中,在原料装置装有色粉、载体、润滑剂、分散剂等助剂,所以在上料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粉尘,污染环境、危害操作人员健康。尤其是其对接生产装置时,难以保证其密封性和传递原料速度,造成了大量粉尘溢出,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损伤。
为此,我国专利公告号CN215151656U公布了一种用于装色母粒原料的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料仓本体、连接绳、圆锥开关、料仓盖、限位卡座和拉环手柄,在没有外力的自然状态下,料仓本体的下料孔与圆锥开关完全配合,形成密封的空间;当拉环手柄受力被工作人员向上拉的时候,其会带动连接绳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圆锥开关的位置被抬高,从而料仓本体的下料孔会被打开,仓料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进入色母粒生产装置中;实现色母粒生产上料过程中料仓与生产容器的密封接触,可实现简易上料,有效减少粉尘污染,并提高生产效率。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色母粒在运输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受潮,而受潮的色母粒制成的塑料制品的化学性能会大大降低,严重影响制品质量,因此也需要在运输途中对色母粒进行干燥。而上述一种用于装色母粒原料的装置,无法解决色母料的受潮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此,我国专利公告号CN217275441U公布了一种色母粒运输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除尘室,所述除尘室外接有除尘机构,除尘室的下方连接有干燥室;所述第二风机连通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设有若干个电热板,加热室通过曝气管与干燥室连通,所述曝气管伸向干燥室内,位于干燥室内的曝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曝气孔,所述曝气孔的孔径小于色母粒的粒径。上述色母粒运输装置,在色母粒运输打包过程中能同时实现除尘和干燥功能,干燥均匀,干燥效果好,并且除尘彻底,避免了发生粉尘堵塞现象,能够使打包后的色母粒干燥且无粉尘,保证了色母粒产品的质量。
而上述色母粒运输装置在实际工作时,通过加热棒可以对从进料斗进来的色母粒进行初步加热,初步加热的目的一是对进料的色母粒进行预热,使色母粒上升到一定温度,以防后续第二风机吹出的热风的温度不够干燥温度;并且在管道内部设置加热棒,可以对运输进来的色母粒进行均匀加热,使其干燥的更彻底。
换而言之,上述色母粒运输装置是利用风机产生的高温气体对运输过程中的色母粒进行干燥,需要利用电力作为动力源,实际上在运输的过程中,运输时间是有限的,风机则需要一直提供动力源,因此,其环保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色母粒原料运输桶,可固定安装于运输车辆的车厢中,实现远距离的运输,且在运输过程中,利用运输桶体在车辆非匀速状态下产生的惯性作为动力源,使得运输桶体发生摆动现象,该现象可带动弹性气膜发生形变,令弹性气膜的封闭区间发生缩小或者扩大,从而降低该部位的气压值,从而实现对运输桶体内部的空气驱动作用,气体在被干燥后能够在运输桶体内部实现流动,进而达到对储存状态的色母粒的干燥和通风功能,提高对色母粒的保护措施,进而保证色母粒产品在运输过程的质量,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龙拓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龙拓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89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