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动力系统构建城市内湖本底的物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70390.7 | 申请日: | 202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3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谢鲁;郑轶丽;朱钢;王旭;曾小云;黎仕国;魏婷;马德萍;杨志勇;吴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3/12;E02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徐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正兴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力 系统 构建 城市 内湖 本底 物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动力系统构建城市内湖本底的物理方法,属于城市内湖治理领域,根据地形地貌及全年不同阶段的使用要求和功能定位对外河道和内湖进行统筹布局,统筹布局包括河湖分离布局和河湖一体布局,在布置条件好的区域采用河湖分离布局,在布置条件不好的区域采用河湖一体布局,布置完成后模拟自然湖岸,模拟自然湖岸位于所述内湖周围一圈的滨湖区,模拟自然湖岸包括生态截水岸坡、植物浅水区。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河湖统筹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及全年不同阶段的使用要求和功能定位对外河道和内湖进行调节,保证内湖水资源充足,构建水动力系统基础;同时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内湖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水动力系统构建城市内湖本底的物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对城市内湖水质保障和维持系统的研究相对丰富,对于城市内湖系统的污染治理、质量提升和长效保障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河湖系统的理论构建、技术研发、工程实践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作为城市文明和发展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河湖自然景观与水环境、水生态系统受损,水污染控制、水生态改善及长效维护成为当前城市河湖系统构建与修复的关键难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城市内湖治理已经进入“生态水利”和“环境水利”阶段,基本在逐步普及自然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以实现和再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并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我国城市内湖本身的治理提升技术主要有截污控源、清淤、曝气、加速污染物沉积、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等多种有效处理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缺少良好的本底条件作为支撑,只能实现各自单一的功能,要么可以进行河湖调度但无法解决内湖外局地滨水汇流区的地表径流对内湖造成的污染;要么构建了内湖沿岸生态,但无法从总体层面调节外河与内湖,使得汛期内湖容易受到外河排水的影响。所以如何处理城市内湖与相关河道进退水的关系,如何处理与水源及补水通道的关系,如何处理地表径流对内湖的影响及与岸坡构建的关系等等,其本质上是如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湖水动力系统,它是内湖系统治理的基本面和本底条件,在城市内湖治理中是重中之重,需优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动力系统构建城市内湖本底的物理方法,为城市内湖水生态治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本底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水动力系统构建城市内湖本底的物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地形地貌及全年不同阶段的使用要求和功能定位对外河道和内湖进行统筹布局,所述统筹布局包括河湖分离布局和河湖一体布局,在布置条件好的区域采用河湖分离布局,在布置条件不好的区域采用河湖一体布局,所述河湖分离布局包括子步骤S11、S12,所述河湖一体布局包括子步骤S13;
S11:将外河道进行迁改,绕开内湖,通过设置闸、堰、管、渠等措施,实现外河道和内湖完全分离;
S12:所述外河道和所述内湖之间设置引水通道、退水通道和倒虹补水管系,相邻两个所述内湖之间设置连通水道;
S13:在所述外河道下游设景观挡水闸蓄水;所述内湖通过水道与所述外河道连通,所述外河道和所述内湖连通的所述水道上设有景观节制闸。
S2:在所述S1布置完成后模拟自然湖岸,所述模拟自然湖岸位于所述内湖周围一圈的滨湖区,所述模拟自然湖岸包括生态截水岸坡、植物浅水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子步骤S21、S22、S23、S24、S25;
S21:在所述生态截水岸坡的坡顶开挖截水槽,开挖岸坡区、植物浅水区的土方并平整形成基面,所述基面为原状土或换填素土压实,压实度不小于85%;
S22:在所述基面上敷设纳基膨润土防水毯;
S23:在所述岸坡区范围内,在所述纳基膨润土防水毯之上设有压实度不小于90%的黏土防渗层;
S24:在所述截水槽中回填渗透性较强的级配砂卵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70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