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桁架建筑结构施工方法及大跨桁架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64161.4 | 申请日: | 2023-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7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兰涛;李茂贝;李然;李泽旭;薛辰;秦广冲;刘鑫;高睿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04 | 分类号: | E04C3/04;E04G21/14;E04B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寻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66 | 代理人: | 付怀 |
地址: | 1001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桁架 建筑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大跨桁架建筑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相对设置的一对核心筒剪力墙(1),一对所述核心筒剪力墙(1)之间设置贯通空间并且一对所述核心筒剪力墙(1)的每个剪力墙包括核心筒剪力墙端柱(6);
在所述贯通空间内利用临时支撑将重载转换桁架(2)设置在距地面预设高度处,所述重载转换桁架(2)包括重载转换桁架上弦杆(11)并且适于承载多个钢框架层(4),多个所述钢框架层(4)中的每个钢框架层包括框架柱(10)和框架梁,其中所述框架柱(10)与所述重载转换桁架上弦杆(11)相交并且所述框架梁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端柱(6)相交;
在所述重载转换桁架(2)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钢框架层(4);
将多个斜向拉杆(3)一端连接至所述框架柱(10)与所述重载转换桁架上弦杆(11)相交的第一角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框架梁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端柱(6)相交的第二角部,其中多个所述斜向拉杆(3)中的至少一个拉杆在靠近所述第一角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中段拉杆(8),所述第一中段拉杆(8)能够被替换并且屈服强度被弱化;
拆除所述临时支撑,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钢框架层(4)上继续施工直至达到设计钢框架层;以及
将所述第一中段拉杆(8)替换为第二中段拉杆(14),所述第二中段拉杆(14)具有大于所述第一中段拉杆(8)的屈服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钢框架层(4)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钢框架层(4)中间的框架梁设置至少部分地截断所述斜向拉杆(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拉杆(3)与所述重载转换桁架上弦杆(11)连接的位置与所述斜向拉杆(3)跨所述钢框架层(4)的高度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斜向拉杆(3)与所述重载转换桁架(2)横向延伸方向的夹角设置为能够使得所述斜向拉杆(3)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大于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斜向拉杆(3)中的至少一个拉杆包括下段拉杆(7)和上段拉杆(9),所述下段拉杆(7)和所述上段拉杆(9)中间基于施工阶段设置所述第一中段拉杆(8)或所述第二中段拉杆(14),并且所述第二中段拉杆(14)的屈服强度不小于所述下段拉杆(7)和所述上段拉杆(9)的屈服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下段拉杆(7)和所述上段拉杆(9)分别采用法兰板(12)及螺栓与所述第一中段拉杆(8)连接;以及
将所述下段拉杆(7)和所述上段拉杆(9)分别采用法兰板(12)及螺栓与所述第二中段拉杆(1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拉杆(7)、所述上段拉杆(9)以及所述第二中段拉杆(14)的截面呈箱型,并且所述第一中段拉杆(8)截面呈十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12)包括加劲肋(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拉杆(3)下端连接在所述重载转换桁架(2)水平方向不超过三分之一位置处。
10.一种大跨桁架建筑结构,所述结构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施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中国船舶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641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启动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性连接组件和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