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启动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63357.1 | 申请日: | 2023-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13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婷;娄彦涛;宋志顺;任军辉;刘大鹏;常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薛平;郝博 |
地址: | 71007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送出 系统启动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启动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启动陆上侧MMC,将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直流电压建立到海上侧MMC直流电压额定值;在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直流电压稳定后,解锁海上侧MMC,将海上侧交流母线电压建立到串联二极管不启动条件下对应的数值范围内;在海上侧交流母线电压稳定后,控制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升压至预设范围及二极管不控整流单元DRU投入使用。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整流侧采用DRU和MMC串联的混合型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的启动方案,该方案解决了海上侧MMC由于串联二极管整流单元的反向截止不能直接从陆上侧MMC取能的问题,减小系统启动过程的电压电流冲击,使系统可靠平稳地启动起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送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启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海上风电送出工程通常采用工频交流输电或者直流输电。其中,工频交流输电方案的技术成熟度最高,但是其输电距离受限于海缆电容效应,通常用于输电距离在80km以内的海上风电场并网。远距离海上风电需采用直流输电并入电网。目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The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是远海风电并网的典型方案,而采用二极管不控整流单元(Diode Rectifier Unit, DRU)可以进一步提升输电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基于二极管不控整流单元的海上风电并网方案能否实施的关键在于海上交流系统电压的幅值和频率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为此,有专家学者提出在整流侧采用DRU和MMC串联的混合型远海风电送出方案。而由于海上侧MMC与DRU串联,海上侧的MMC的启动充电过程由于海上侧DRU的反向截止,不能直接从陆上侧MMC取能,所以常规的海上侧MMC的启动充电方式不适用,需要研究合适的系统启动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启动方法,用以解决海上侧MMC由于串联二极管整流单元的反向截止不能直接从陆上侧MMC取能的问题,减小系统启动过程的电压电流冲击,使系统可靠平稳地启动起来,该方法包括:
启动陆上侧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将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直流电压建立到海上侧MMC直流电压额定值;
在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直流电压稳定后,解锁海上侧MMC,将海上侧交流母线电压建立到串联二极管不启动条件下对应的数值范围内;
在海上侧交流母线电压稳定后,投入预设台数风电机组,并投入风电机组降功率控制,将二极管不控整流单元DRU的并联旁路开关上的电流控到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值,并拉开旁路开关后,控制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升压至预设范围及二极管不控整流单元DRU投入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启动装置,用以解决海上侧MMC由于串联二极管整流单元的反向截止不能直接从陆上侧MMC取能的问题,减小系统启动过程的电压电流冲击,使系统可靠平稳地启动起来,该装置包括:
陆上侧MMC启动单元,用于启动陆上侧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将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直流电压建立到海上侧MMC直流电压额定值;
海上侧MMC启动单元,用于在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直流电压稳定后,解锁海上侧MMC,将海上侧交流母线电压建立到串联二极管不启动条件下对应的数值范围内;
系统升压及二极管整流单元投入单元,用于在海上侧交流母线电压稳定后,投入预设台数风电机组,并投入风电机组降功率控制,将二极管不控整流单元DRU的并联旁路开关上的电流控到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值,并拉开旁路开关后,控制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升压至预设范围及二极管不控整流单元DRU投入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启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启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63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