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大规模非静止轨道星座下行链路干噪比分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55110.5 | 申请日: | 2023-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2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帆;储飞黄;贾录良;万颖;苏英豪;曾庆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36 | 分类号: | H04B17/336;H04B7/185;H04B1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姜有保 |
地址: | 10141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 大规模 静止 轨道 星座 下行 链路干噪 分布 方法 | ||
1.一种计算大规模非静止轨道星座下行链路干噪比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建立卫星星座下行链路干扰模型,用于模拟干扰系统对受扰系统的干扰,所述受扰系统包括地球站和A星座,所述干扰系统包括B星座,所述B星座与A星座同频共存;
S02:建立干扰评价模型,用于评价所述受扰系统受到的干扰水平;
S03:利用斐波那契网格法建立卫星空间位置模型,用于求解卫星空间位置坐标,利用空域卫星出现概率获得等效卫星数;
S04:建立卫星星座下行链路干噪比公式,用于计算地球站集总干噪比,根据所述干噪比的大小进行归类处理,获得干噪比分布;
所述等效卫星数为B星座等效卫星数NBE,计算公式为:
式中,NBE为B星座等效卫星数,NB为B星座卫星个数,p为B星座卫星在空域内出现的概率,R为地球半径,hB为B星座轨道高度,zBmin为B星座干扰卫星高度最小值,iB为B星座卫星倾角,L为计算空域DS中心的纬度,θBmin为B星座卫星对地球站最小仰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大规模非静止轨道星座下行链路干噪比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空间位置坐标包括B星座内干扰卫星坐标:
式中,zBmin为B星座干扰卫星高度最小值,R为地球半径,hB为B星座轨道高度,NB为B星座卫星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大规模非静止轨道星座下行链路干噪比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星座干扰卫星高度最小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θBmin为B星座干扰卫星对地球站最小仰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大规模非静止轨道星座下行链路干噪比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星座干扰卫星包括B星座位于干扰区域内的卫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大规模非静止轨道星座下行链路干噪比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站集总干噪比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所述地球站集总干噪比,NBE为B星座等效卫星数,PE为A星座与B星座之间的重叠带宽的发射功率,G1(θ1n)为第n颗干扰卫星的天线发射增益,G2(θ2n)为地球站天线接收增益,θ2n为第n颗干扰卫星与地球站连线偏离地球站天线主轴夹角,θ1n为第n颗干扰卫星与地球站连线偏离卫星天线主轴的夹角,dn为第n颗干扰卫星到地球站的距离,K为玻耳兹曼常量,T为地球站接收端的系统噪声温度,B为卫星通信带宽,zBmin为B星座干扰卫星高度最小值,R为地球半径,hB为B星座轨道高度,λ为通信载波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大规模非静止轨道星座下行链路干噪比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星座与B星座之间的重叠带宽的发射功率PE计算公式为:
PE=PB*F
式中,PB为B星座发射功率,F为重叠带宽因子,BA为A星座的通信带宽,fA为A星座的中心频率,BB为B星座的通信带宽,fB为B星座的中心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大规模非静止轨道星座下行链路干噪比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不同的t值对应的值,根据大小进行归类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551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