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氧离子太赫兹净化舱在审
申请号: | 202310852604.8 | 申请日: | 202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9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荣豫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和堂医疗管理(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30 | 分类号: | F24F8/30;F24F11/89;F24F11/88;F24F11/52;F24F7/003;E04H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郭丽红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赫兹 净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氧离子太赫兹净化舱,包括净化舱舱体、舱门、操作触摸屏、治疗观察窗、进气孔和排风扇,所述舱门铰接设于净化舱舱体上,所述操作触摸屏设于净化舱舱体上,所述治疗观察窗设于舱门上,所述进气孔设于净化舱舱体上且设于舱门的下方,所述排风扇设于净化舱舱体的顶壁上,所述排风扇和操作触摸屏呈垂直设置。本发明属于净化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负氧离子太赫兹净化舱,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负氧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少、人体获得更少的现象,通过平躺在舱体内,将净化产生的负氧离子直接输送给人体,保证了负氧离子的吸入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化舱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负氧离子太赫兹净化舱。
背景技术
人每天需要130亿个负离子,而我们的居室、办公室、娱乐场所等环境,只能提供约1-20亿个,而且室内如果有人吸烟的话,会产生许多可吸入颗粒和异味,这往往容易导致肺炎、气管炎等疾病。
负氧离子能有效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使其更加活跃而更易被人体所吸收,人体吸入携氧负离子后,肺可增加吸收氧气20%,而多排出15%的二氧化碳。负氧离子能使空气中肉眼看不见的微尘,通过正负离子吸引、碰撞形成分子团下沉落地。且负氧离子能使细菌蛋白性两级颠倒,而使细菌的生存能力下降或致死。负氧离子净化空气的特点为灭活速度快,灭活率高,对空气、物品表面的微生物、细菌、病毒均有灭活作用。
但是负离子在空气中的寿命很短,在清洁空气中只存在4~5分钟,在污浊的空气中仅几秒钟,即随时发生随时消失,产生的负离子浓度随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在使用发生器时,出口尽量靠近人的呼吸带,与人体距离以1~3米左右最佳,不要超过5米,传统使用的负离子发生器放点面积小、产生的负氧离子与空气结合后能够传输给人的更少,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负氧离子太赫兹净化舱,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负氧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少、人体获得更少的现象,通过平躺在舱体内,将净化产生的负氧离子直接输送给人体,保证了负氧离子的吸入量。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负氧离子太赫兹净化舱,包括净化舱舱体、舱门、操作触摸屏、治疗观察窗、进气孔和排风扇,所述舱门铰接设于净化舱舱体上,所述操作触摸屏设于净化舱舱体上,所述治疗观察窗设于舱门上,所述进气孔设于净化舱舱体上且设于舱门的下方,所述排风扇设于净化舱舱体的顶壁上,所述排风扇和操作触摸屏呈垂直设置,净化舱舱体用于对空气净化,辅助患者治疗,舱门起到防护目的,操作触摸屏用于操作控制,治疗观察窗可以观察净化舱舱体内的治疗情况,进气孔用于进气,排风扇实现对净化舱舱体内排气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净化舱舱体上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操作触摸屏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的旁边设有负离子强度旋钮,所述操作触摸屏和负离子强度旋钮通信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和负离子强度旋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舱舱体上设有运行指示灯,所述运行指示灯和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运行指示灯设于操作触摸屏的上方。
更进一步,所述净化舱舱体的侧壁上设有总电源接口,所述总电源接口内设有总电源开关,所述总电源开关和电源开关电连接。
另外,所述舱门上设有舱门把手,所述舱门把手设于靠近进气孔的一侧,所述进气孔呈对称设有两组,电源开关和总电源开关起到电源控制作用,负离子强度旋钮可以调整净化舱舱体内负离子的强度,运行指示灯显示工作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负氧离子太赫兹净化舱,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负氧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少、人体获得更少的现象,通过平躺在舱体内,将净化产生的负氧离子直接输送给人体,保证了负氧离子的吸入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负氧离子太赫兹净化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和堂医疗管理(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和堂医疗管理(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52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