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模组和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51872.8 | 申请日: | 202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1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松;檀基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7;H01M10/654;H01M10/6551;H01M50/5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燕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用电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模组和用电设备。储能模组包括多个储能装置和汇流巴片。每一储能装置包括端盖部件和穿设于端盖部件的极柱。汇流巴片包括多片汇流件。多片汇流件沿汇流巴片的厚度方向堆叠设置。每一汇流件包括沿汇流巴片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散热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相邻两个储能装置的极柱。多片汇流件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散热部之间合围形成有多个散热通孔。采用本申请的储能模组和用电设备,基于设计多片汇流件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散热部之间形成有多个散热通孔,从而提高了储能模组在散热部的散热性能和机械缓冲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模组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设备的日益发展,对为其提供能量的储能电池的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储能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和长使用寿命等优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储能模组通过储能模组实现多个储能装置的电连接,储能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将电极部件与壳体绝缘的mylar片,并在电极部件的外部包裹有绝缘膜,由于mylar片和绝缘膜这两层绝缘结构具有隔热功能,因此储能装置的电极部件在发生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会生成热量大部分通过极耳、转接片、极柱、储能模组等金属结构进行传导散出。然而,现有的储能模组散热效率较低,容易引发储能模组的热失控,降低储能模组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模组和用电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储能模组的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模组,包括多个储能装置和汇流巴片。每一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端盖部件和穿设于所述端盖部件的极柱。所述汇流巴片包括多片汇流件,多片所述汇流件沿所述汇流巴片的厚度方向堆叠设置,每一所述汇流件包括沿所述汇流巴片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散热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储能装置的极柱,多片所述汇流件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部之间合围形成有多个散热通孔。
本申请基于设计多片汇流件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散热部合围形成有多个散热通孔,增大了散热部的散热面积,从而汇流巴片的散热部能够将储能装置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并消散,进而提高储能模组的散热性能,避免汇流巴片长时间高温而强度下降,可能因意外振动或晃动导致汇流巴片与极柱的连接失效,提升储能模组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散热通孔的设计提高了汇流巴片在散热部的机械缓冲性能;再一方面,避免金属制的汇流巴片因持续高温而电阻增大,提高了电能传导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51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