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数据安全存储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33145.9 | 申请日: | 202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9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凯;薛平;李向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银信博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H04L9/40;H04L9/14;H04L9/3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倍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1 | 代理人: | 陈佳丽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数据 安全 存储 管理 方法 | ||
1.一种用户数据安全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每个用户的用户数据、用户ID、用户身份码、身份组别;
根据各身份组别中用户身份码以及用户的数量,生成各身份组别对应的基准素数;基于所述基准素数获取映射函数,根据所述基准素数和所述映射函数,分别得到各身份组别对应的秘密参数和公开参数;
根据用户身份码和所述秘密参数,确定各身份组别的用户私钥;根据用户ID和所述公开参数,确定各身份组别的系统公钥;根据各身份组别中各用户ID和所述系统公钥,确定各身份组别的重加密密钥;
基于所述用户私钥、所述系统公钥、用户ID、所述秘密参数和所述映射函数对各身份组别中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加密获得各身份组别的初始密文;根据用户数据对应的类型判断是否进行二次加密,若是,则根据所述重加密密钥对所述初始密文进行加密得到各身份组别的目标密文;若否,则将所述初始密文作为目标密文;
所述根据各身份组别中用户身份码以及用户的数量,生成各身份组别对应的基准素数,包括:
对于任一身份组别:
根据该身份组别中用户身份码以及用户的数量,得到该身份组别对应的素数影响量;若所述素数影响量为奇数,则将素数影响量作为该身份组别对应的目标素数影响量;若所述素数影响量为偶数,则将素数影响量与常数1的和值作为该身份组别对应的目标素数影响量;
对所述目标素数影响量进行素性测试获得该身份组别对应的基准素数;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该身份组别对应的素数影响量:
其中,为该身份组别对应的素数影响量;n为该身份组别中用户的数量,为该身份组别中用户身份码的第1个字符;为该身份组别中用户身份码的第2个字符;为该身份组别中用户身份码的第m个字符;m为用户身份码的长度;ASCII()为机器码转换函数,将字符转换为8位机器码;b2d()为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进制转化函数;⊕表示异或运算;
所述基于所述基准素数获取映射函数,包括:
对于任一身份组别:随机生成两个p阶乘法循环群,分别记为第一循环群和第二循环群,其中,p为该身份组别对应的基准素数;基于所述第一循环群和所述第二循环群,获得双线性映射函数、第一单射函数和第二单射函数;所述映射函数包括双线性映射函数、第一单射函数和第二单射函数;
根据所述基准素数和所述映射函数,分别得到各身份组别对应的秘密参数和公开参数,包括:
对于任一身份组别:
在区间[0,p]中选取一个随机数记为第一随机数;以该身份组别对应的基准素数为底数,以所述第一随机数为指数的指数函数的值作为该身份组别对应的秘密参数;
获取第一循环群的生成元和第二循环群的生成元;基于所述双线性映射函数、所述第一循环群、所述第二循环群、所述第一单射函数、所述第二单射函数、所述第一循环群的生成元、所述第二循环群的生成元和对应的基准素数,构建六元组;将所述六元组作为该身份组别对应的公开参数;
所述根据用户身份码和所述秘密参数,确定各身份组别的用户私钥,包括:
对于任一身份组别:将该身份组别中用户身份码映射到第一单射函数中获得第一参数,将该身份组别对应的秘密参数映射到第二单射函数中获得第二参数;将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组成的二元组作为该身份组别的用户私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户数据安全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ID和所述公开参数,确定各身份组别的系统公钥,包括:将各身份组别中用户的身份码作为对应身份组别的系统公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银信博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银信博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331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