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补光设备及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800601.X | 申请日: | 202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8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杰彬;杨海婴;杨伟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邦维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3/56 | 分类号: | H04N23/56;H04N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设备 识别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补光设备及识别方法,涉及摄像装置技术领域。一种红外补光设备包含视频图像处理系统,还包括摄像机构,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摄像头,所述红外补光灯铰接于所述外壳,所述视频图像处理系统,用于对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工作环境的环境图像进行处理,利用摄像头对目标进行图像采集,将采集信息传输向视频图像处理系统并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反馈向补光组件,对补光组件输出光源的亮度进行对应调整,使补光组件发生相应的角度变化,以对摄像头进行更充分的补光处理,一定程度上避免摄像头出现光晕、耀斑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补光设备及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人脸识别设备应用广泛,现如今,很多金融、工厂、教育、医疗、住宅等众多领域都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而人脸识别过程中,为了提高对面部信息的准确采集,通常需要补光设备进行辅助,避免摄像装置因外界光源不足而导致面部信息采集失败。
现有的补光装置,为配合摄像头捕捉影像进行补光操作,多和摄像头一体安装,而在不同的环境下,外界光照强弱不同,一体安装的红外补光装置并不能通过自身位置的变化,使得补光程度产生变化来避免摄像头出现光晕、耀斑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红外补光设备及识别方法,所述一种红外补光设备及识别方法利用摄像头对工作环境内的目标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信息传输向视频图像处理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系统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反馈向补光组件,对补光组件输出光源的亮度进行对应调整,并使补光组件发生相应的角度变化,以对摄像头进行更充分的补光处理,并一定程度上避免摄像头出现光晕、耀斑等现象。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红外补光设备,包含视频图像处理系统,还包括: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包括摄像头、外壳、补光组件和连接环,所述外壳固定套接于所述摄像头,所述补光组件包含红外补光灯、连杆、螺纹管、驱动杆、限位管和微型马达,所述红外补光灯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红外补光灯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外壳,所述红外补光灯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杆,所述连杆贯穿所述外壳,所述连杆圆周阵列设置,且所述连杆远离所述红外补光灯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圆周阵列设置,所述螺纹管螺纹套接于所述驱动杆,所述限位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限位管圆周阵列设置,所述限位管限位滑动套接于所述螺纹管,所述微型马达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杆,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于圆周阵列设置的所述连杆和所述螺纹管的铰接端;所述视频图像处理系统,用于对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工作环境的环境图像进行处理。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红外补光设备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铰接于支座。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圆周阵列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连杆滑动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圆周阵列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一腔体连通,且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连杆滑动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圆周阵列固定有U形块,所述U形块对称设置,且所述U形块和所述连杆限位滑动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壁圆周阵列设置有第四腔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呈环形设计,且所述连接环和所述摄像头及所述外壳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邦维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邦维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00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捆包包裹系统
- 下一篇:无人驾驶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