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标签的车载消息推送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95195.2 | 申请日: | 2023-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2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H04L67/306;H04L67/5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陈专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标签 车载 消息 推送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标签的车载消息推送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数据采集规则,采集目标用户相关的原始数据,并将所述原始数据发送到车云平台;接收所述车云平台发送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车云平台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操作处理和信息整合处理得到;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并使用可视化方式呈现有效性分析后的所述目标数据;根据预先制定的打标签计算规则,匹配所述目标数据中用户行为或者用户属性对应的用户标签;根据所述用户标签匹配得到符合需求的目标推荐消息,将所述目标推荐消息推送给所述目标用户。本申请根据用户标签匹配到推荐消息并精准推送,使用户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并提升产品价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息推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标签的车载消息推送方法、系统、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车载娱乐系统搭载有消息推送,目前车机端(即车载终端)应用的普遍的消息推送是根据车系、车型等后台管理系统配置进行无差别统一的相同内容推送,及推送范围广,推送逻辑单一,缺乏对不同用户的区分,进行频繁、重复、不相关的消息推送,进而导致造成无效推送,用户体验感差,甚至感到困扰,推送资源的浪费,增值服务的收益和转换率下降等。致使用户对推送信息逐渐麻木,消息推送将严重挫伤用户的信任,不仅会引来大量的负面投诉,甚至引起用户直接弃用应用的行为。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标签的车载消息推送方法、系统、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终端对用户进行消息推送时毫无针对性,导致用户对推送的消息产生厌恶感,同时降低了消息推送的推广价值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标签的车载消息推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设数据采集规则,采集目标用户相关的原始数据,并将所述原始数据发送到车云平台;接收所述车云平台发送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所述车云平台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操作处理和信息整合处理得到;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并使用可视化方式呈现有效性分析后的所述目标数据;根据预先制定的打标签计算规则,匹配所述目标数据中用户行为或者用户属性对应的用户标签;根据所述用户标签匹配得到符合需求的目标推荐消息,将所述目标推荐消息推送给所述目标用户。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对用户行为和偏好进行数据采集归类,在进行数据清洗后得到真实有价值的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后打上对应的用户标签,进而根据用户标签匹配到目标推荐消息并进行精准推送,实现了基于用户特性进行消息精准推送,使用户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并提升产品价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始数据包括用户行为信息、用户属性信息和用户态度信息;所述用户行为信息用于表示目标用户对于车辆的相关活动参与记录;所述用户属性信息用于表示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车辆购买信息和会员信息;所述用户态度信息用于了解目标用户对车载娱乐系统各功能特性的使用频次。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用户行为信息了解用户对于车辆的相关活动参与记录,可以通过用户属性信息了解用户的一些关于身份的基本信息、车辆购买信息以及相关活动的会员信息,同时可以通过用户态度信息了解目标用户对车载娱乐系统各功能特性的使用频次,便于后台系统根据用户信息得到符合用户需求的消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操作处理包括:将所述原始数据中的脏数据、重复数据、空数据和格式错误数据进行清洗,得到初始目标用户数据;所述信息整合处理包括:将清洗后得到的所述初始目标用户数据中不同数据源的碎片化信息进行串联操作,得到具备完整信息数据源的目标数据。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用户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后去掉无关数据和错误数据,再通过数据整合将碎片化信息得到完整信息数据源,便于后续利用用户数据更加有效和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951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