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768503.2 | 申请日: | 202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4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阁;王会锋;张建中;王劲;魏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富佶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48;H01M10/0525;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王维佳;艾变开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复合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改进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包括氧化亚硅核心层和碳包覆外壳层,其特征在于,碳包覆外壳层共有三层、碳包覆外壳层化学气相沉积在氧化亚硅核心层表面,碳包覆的厚度为20-30nm,碳包覆材料质量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4.92-6wt%;0.0208≤I500-A≤0.083,0.5≤I500-B/I500-C≤1;其中I500-A表示拉曼面扫成像晶型硅的特征峰强度在500以上的分布占比;I500-B表示拉曼面扫成像碳材料的特征峰D峰强度在500以上的分布占比;I500-C表示拉曼面扫成像碳材料的特征峰G峰强度在500以上的分布占比;晶型硅的特征峰在400-500cm-1,碳材料的特征峰D峰在1350-1500cm-1,碳材料的特征峰G峰在1550-1700cm-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硅基复合负极材料D50为1-10μm。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改进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硅基材料进行筛分处理后,得到粒径为1-10um的待包覆的硅基材料;
2)将待包覆的硅基材料投入旋转回转炉中,在保护性气氛下,间歇式通气法通入第一碳源工艺气体,进行第一次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第一次包覆产物;
3)将第一次包覆产物进行筛分处理后,得到的产物投入炉内,间歇式通气法通入第二碳源工艺气体,进行第二次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第二次包覆产物;
4)将第二次包覆产物进行筛分处理后,得到的产物投入炉内,连续式通气法通入第三碳源工艺气体,进行第三次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第三次包覆产物;
5)对第三次包覆产物进行筛分处理,最终得到改进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碳源工艺气体,第二碳源工艺气体,第三碳源工艺气体独立选自C1-4烷烃、C2-4的烯烃、C2-4的炔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碳源工艺气体为C1-4烷烃,第二碳源工艺气体为C2-4的烯烃,第三碳源工艺气体为C2-4的炔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化学气相沉积温度在900-1100℃;第二次化学气相沉积温度在800-900℃;第三次化学气相沉积温度在600-700℃;三次化学气相沉积温度依次递减,递减幅度在50-15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3)中,所述间歇式通气法是指每间隔10-15s,通入气体30-60s的方式;步骤4)中的连续通入气体的流速控制在30-60min通入全部第三碳源工艺气体。
8.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其负极材料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改进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或者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改进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所述碱金属离子电池为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者钾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富佶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富佶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685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