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样签自动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58988.7 | 申请日: | 202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2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巍然华创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B26D1/40;B26D7/06;B26D7/27;B26D7/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律知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1 | 代理人: | 殷兴旺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样 自动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样签自动处理系统,涉及病毒核酸采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核酸咽拭子采样过程中采样签依靠人工处理的问题;包括:自动出签机构、夹持机械手、剪切机构、试管开关盖机构和试管传输机构。所述自动出签机构在每次检测时将一根采样签输送到同一个位置,所述夹持机械手到该位置抓取所述采样签,完成自动采样后,所述夹持机械手将所述采样签放置到所述剪切机构上完成自动裁剪,所述试管传输机构将带有采样样品的试管传输到所述试管开关盖机构,所述试管开关盖机构将试管盖给所述试管盖上并旋紧,所述夹持机械手上的残余采样签扔到指定的废物桶中。采样签的整个处理过程实现了全程自动化,避免人工操作导致试样污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毒核酸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样签自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咽拭子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须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用力呼吸等可产生大量飞沫或气溶胶,具有较高交叉感染的风险。
核酸咽拭子采样时每次都需要从采样签存藏设备中取出一根采样签,在采样结束后,需要将采样签的头部剪切下来,并放入试管的试剂中保存,然而,在现有核酸咽拭子采样过程中,采样签全程都是依靠人工处理,不仅效率低,人工操作还容易引发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采样签自动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核酸咽拭子采样过程中采样签全程都是依靠人工处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样签自动处理系统,包括:自动出签机构、夹持机械手、剪切机构、试管开关盖机构和试管传输机构。
所述自动出签机构用于定量取出采样签;所述夹持机械手固定安装在机械臂的执行端,所述夹持机械手用于抓取所述采样签;所述剪切机构用于裁剪所述采样签;所述试管开关盖机构用于打开或关闭试管上的试管盖;所述试管通过所述试管传输机构在所述剪切机构和所述试管开关盖机构之间传输。
所述自动出签机构将每次检测时推出一根采样签到同一个位置,所述机械臂上的夹持机械手到该位置抓取所述采样签,完成自动采样后,所述机械臂将所述采样签放置到所述剪切机构上完成自动裁剪,被剪切下来的采样签头部掉落到试管里面的试剂中,所述试管传输机构将带有采样样品的试管传输到所述试管开关盖机构,所述试管开关盖机构将试管盖给所述试管盖上,所述机械臂将所述夹持机械手上夹持的残余采样签扔到指定的废物桶中。采样签的整个处理过程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减少人力物力,避免人工操作导致试样污染的风险。
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械手包括壳体、第一直线驱动件、连接件、摆动组件和机械手指。
所述壳体和所述机械臂的执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为气缸或者电动推杆,所述摆动组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摆动组件和所述连接件铰接,两组所述摆动组件对称设置,两组所述摆动组件的摆动端均设有所述机械手指。
通过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带动所述摆动组件摆动,两组所述摆动组件相对摆动过程中,带动两组所述机械手指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对采样签的夹持。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通过机械臂带动所述夹持机械手可以实现各种抓取动作,实现在有限空间中完成对采样签、抓取要求。
可选地,所述摆动组件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一端和所述活动件铰接,所述第一杆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件的另一端和所述机械手指铰接,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杆件的一端和所述壳体铰接,所述第三杆件的另一端和所述机械手指铰接,其中,所述第二杆件、所述第三杆件、所述机械手指和所述壳体形成四连杆结构。
由于所述第二杆件、所述第三杆件、所述机械手指和所述壳体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机械手指在摆动过程中,两组所述机械手指相对面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平行,抓取物体的时候对所抓取的采样签产生的作用力在一条直线上,抓取更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巍然华创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巍然华创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58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砂泥岩储层水力裂缝穿层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