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附带高温预警功能的节流压井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58592.2 | 申请日: | 202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4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韩旭东;杨茂顺;郑道礼;江贵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泽东俊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17 | 分类号: | E21B47/117;E21B21/08;E21B47/07;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 | 马子倩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带 高温 预警 功能 节流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带高温预警功能的节流压井设备,包括流量计、密度检测组件、数显压力仪表、温度传感器、调控装置、梯形储存罐、感应组件、补偿管道、保温管、压井管汇、节流管汇,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压井管汇入口处和节流管汇出口处,流量计、密度检测组件、数显压力仪表位于节流管汇出口处,感应组件装在储存罐口和补偿管道与压井管汇相连接,调控装置外接于整个设备。高温预警功能的检测方法包括:根据循环水入口的入口温度和循环水出口的出口温度的差值是否过大;根据获取到的循环水流量,进口压力和出口压力的数值;循环水入口和出口处密度计的数值,生成预警信号。能够对节流压井设备进行温度异常检测预警,提高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流压井设备技术领域,一种附带高温预警功能的节流压井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地层流体一旦失去控制就可能发生溢流或井漏现象,溢流、井漏现象会使井下情况复杂,让钻井作业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时可能会破坏油层,甚至对钻井人员和油井的安全产生威胁。节流、压井管汇分别连接在防喷器两侧,压井管汇是油气井节流压井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的作用是:当油气井不能通过钻柱进行正常循环时,可通过压井管汇向井中泵入压井液,达到控制井压的目的,从而达到控制油气井压力的目的。节流管汇是油气井节流压井设备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具有节流功能的多根管道结构的组合体,在钻井过程中,在防喷器关闭的条件下,如果发生溢流,利用节流管汇中节流阀的开启和关闭,控制一定的套压来维持井底压力始终略大于地层压力,避免地层流体进一步流入井内。此外在实施关井时,可用节流管汇泄压以实现软关井。当井内压力升高到一定极限时,通过它来放喷以保护井口。
但是目前使用的节流压井设备在进行作业时,更多的是通过现场钻井人员的经验来判断是否发生溢流和井漏。这样的判断方式会对现场钻井人员的水平有极高的要求,并且根据经验来判断有一定的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油层、油井和钻井人员会有可能遇到突发的危险,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附带高温预警功能的节流压井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带高温预警功能的节流压井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附带高温预警功能的节流压井设备,包括压井管汇、温度传感器、感应组件、节流管汇、调控装置,压井管汇出口、节流管汇进口插入油井口,温度传感器和压井管汇入口、节流管汇出口螺纹连接,感应组件和压井管汇四通固定连接,感应组件位于压井管汇进口连通处,调控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在进行压井作业时,压井液加压后从压井管汇入口泵入油井中,再由钻杆和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返出,并通过节流管汇安全排出。在此过程中,压井管汇入口、节流管汇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连接的调控装置实时传输温度数据,若压井液的入口温度和压井液的出口温度的差值过大则生成预警信号。感应组件要在操作人员处理预警信号后再进行工作。
进一步的,感应组件包括感应阀门、梯形储存罐、补偿管道,感应阀门和梯形储存罐连接,感应阀门位于梯形储存罐下侧,补偿管道和感应阀门固定连接,补偿管道位于感应阀门和压井管汇进口连通处内部。
梯形储存罐使压井液溶质易于流出,感应阀门上接梯形储存罐、下接补偿管道,方便压井液溶质从梯形储存罐进入补偿管道。补偿管道固定在压井管汇管道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已经通入压井液时,从管道中部添加溶质可以快速被液体带走,不会在管道内壁发生晶体析出或挂壁的现象,防止管道堵塞。
进一步的,感应阀门包括磁铁、第一弹簧、第一电感线圈、电磁绝缘盖、第一铁芯、第一导轨、轴芯、阀座、阀芯,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和磁铁、第一铁芯紧固连接,第一电感线圈和电磁绝缘盖紧固连接,电磁绝缘盖和阀体外壁的卡扣连接,第一铁芯和阀芯紧固连接,轴芯和第一导轨滑动连接,轴芯分别与阀芯和阀座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泽东俊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洪泽东俊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58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