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削液自动补液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754321.X | 申请日: | 202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4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苗健;王林;孙斌;郭仕华;姬广靖;徐飞;冉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仨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B23Q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6 | 代理人: | 严刘英 |
地址: | 61051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自动 补液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削液自动补液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机械零件高效加工领域,切削液自动补液装置,包括带有液位计和液位高度传感器的补液槽、向补液槽输送特定浓度的切削液的切削液混合装置和设置在补液槽上的电气控制单元,补液槽用于收纳存储切削液,并通过切削液输出管道与各个机床的切削液供应管连通;而液位计和液位高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补液槽内切削液液位高度信息,当发现补液槽内的切削液缺少时,可以通过电气控制单元控制切削液混合装置向补液槽输送特定浓度的切削液,实现对补液槽中切削液的自动补液工作,解决现有供液模式因存在切削液不能及时补充而正常的机械零件加工进程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件高效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削液自动补液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机械加工装备正向大型化和重型化方向发展,长期以来在供液效率智能化的水平等方面无法满足高效率的加工快速发展,目前供液系统存在的问题:长距离供液系统的负载和机械加工过程中独立机床的切削液供液问题,这种情况下难以满足正常的生产需求.
在机械加工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切削液的补充不及时,造成的切削液的浓度降低、PH值变化,对加工零件的正常加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型加工中心来说,切削液的用量不足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传统机床的加工过程使用一人一机的供液模式,有很大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忽略切削液的不能及时补充或因为补充过多造成的漏液现象,对正常的机械零件加工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削液自动补液装置及控制方法,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一人一机的供液模式因存在切削液不能及时补充而对正常的机械零件加工进程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了一种切削液自动补液装置,其包括补液槽、切削液混合装置和电气控制单元;补液槽的外壁上设置有液位计,补液槽的内壁设置有液位高度传感器;电气控制单元与液位高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并根据液位高度传感器采集的补液槽内液位高度信息,控制切削液混合装置向补液槽输送特定浓度的切削液;补液槽的底部设置有切削液输出管道,切削液输出管道的出液端与各个机床的切削液供应管连通。
进一步地,作为切削液混合装置的一种具体设置方式,切削液混合装置包括设置于补液槽顶部的混合罐和切削原液罐;混合罐内设置有混合机构,混合罐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混合机构旋转的驱动装置;混合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旋转轴,旋转轴的顶端位于混合罐内,底端穿过混合罐的底部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与电气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旋转轴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切削原液导流轮和自来水导流轮;切削原液导流轮和自来水导流轮均呈圆筒结构,切削原液导流轮位于自来水导流轮的内部,切削原液导流轮和自来水导流轮同轴间隔设置;混合罐的顶部设置有一根切削原液进料管和两根自来水进料管,两根自来水进料管均与自来水管连通;切削原液进料管的底部封闭且管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料缺口;切削原液进料管位于切削原液导流轮内;两根自来水进料管的底部均封闭且管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出料缺口,两根自来水进料管位于切削原液导流轮和自来水导流轮之间的空隙内;混合罐的底部设置有切削液出料口,切削液出料口与补液槽连通;切削原液罐内设置有切削原液泵,切削原液泵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切削原液进料管连通;驱动装置和切削原液泵均与电气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切削液出料口处设置有三通管,三通管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和两根支管;主管与切削液出料口连通,主管上设置有浓度检测计;两根支管上均设置有一个电磁开关阀;其中一根支管与补液槽连通,另一根支管与废液槽连通;浓度检测计和两个电磁开关阀均与电气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切削原液导流轮包括第一圆环安装板,第一圆环安装板的下端面环向设置有多片横截面呈“C”字形结构的第一叶片,多片第一叶片的底部均与安装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自来水导流轮包括第二圆环安装板,第二圆环安装板的下端面环向设置有多片横截面呈“S”字形结构的第二叶片,多片第二叶片的底部均与安装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仨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仨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543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