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网络出口智能负载均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748719.2 | 申请日: | 202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6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翁晓东;闻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网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125 | 分类号: | H04L47/125;H04L47/24;H04L12/46 |
代理公司: | 杭州山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8 | 代理人: | 周珊珊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出口 智能 负载 均衡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控制技术领域,一种多网络出口智能负载均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入商中间系统IS1执行以下步骤:对用户流量进行流分类及重定向;符合流分类规则的报文将重定向到负载均衡控制器IS2;接收返回流量,转发至接入商中间系统IS3;负载均衡控制器IS2执行以下步骤:生成价值度函数;为每个报文关联价值度函数并指定DSCP优先级;在IP头部添加价值度函数标识及DSCP优先级标记;接入商中间系统IS3执行以下步骤:根据报文的IP头及多网络出口实时负载,将负载转发至互联网。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实现了动态的优先级标记,能够提高路由出口带宽的利用率,并同时兼顾QoS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控制技术领域,一种多网络出口智能负载均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Model,缩写为 OSI),简称为OSI模型(OSI Model),是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OSI模型是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定义于ISO/IEC 7498-1。在OSI模型中具有报文转发的网络节点,叫做IS,即中间系统的意思。在OSI模型中没有路由能力或者报文转发能力的设备叫做ES,即端系统的意思。ISIS协议叫做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协议,用于建立路由到路由的通信。由于ISIS协议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不依赖网络层进行工作,所以无论网络层运行IP报文V4、IP报文V6或者CLNP都可以灵活的适应。具有扩展性好,收敛快等一系列特点,因而被运营商广泛使用。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指一个网络能够利用各种基础技术,为指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QoS由设置在路由上的DSCP优先级转发技术完成,路由器接收到的IP报文将按照DSCP优先级顺序进行转发。DSCP优先级写入在IP报文的报文头中。应用了DSCP优先级转发技术的路由器在网络流量大时,会出现较低DSCP优先级的IP报文总是因与较高DSCP优先级的IP报文竞争而无法被转发。当较高DSCP优先级的IP报文能够允许适当的网络延迟的情况下,存在路由带宽的浪费。
由于DSCP优先级在设定后是一个常数值,不会因出口路由端口的实时负载而变化,对流量的负载均衡调控灵活度不足。为此,有必要研究新的流量负载均衡技术。
中国专利CN107995126A,公开日2018年5月4日,公开了一种负载均衡路由分析方法及负载均衡路由分析器。该负载均衡路由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各负载均衡策略的负载均衡信息矩阵,负载均衡信息矩阵包括当前业务链路的拥塞度和当前最大链路利用率;根据各负载均衡信息矩阵中的当前业务链路的拥塞度和当前最大链路利用率确定出最优负载均衡信息矩阵;输出最优负载均衡信息矩阵。本技术方案中,负载均衡路由分析方法及负载均衡路由分析器,通过确定出最优负载均衡信息矩阵,从而确定出与最优负载均衡信息矩阵对应的最优负载均衡策略,实现了业务链的负载均衡,优化了业务链路的拥塞度和最大链路利用率。但其技术方案依据业务链路的拥塞度和利用率确定出负载均衡方案,虽然能够使路由资源被充分使用,但忽略了IP报文的类型和优先级等级,不能兼顾QoS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DSCP优先级标记设定后,IP报文优先级不能动态变更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网络出口智能负载均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借助价值度函数表征IP报文转发的价值,实现出口路由的价值最大化负载调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网络出口智能负载均衡方法,接入商中间系统IS1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接入商中间系统IS1部署有MQC,根据所述MQC对用户流量进行流分类及重定向;
符合流分类规则的报文将重定向到负载均衡控制器I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网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网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48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张力放线架刹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鸡白痢源噬菌体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