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测距防撞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746100.8 | 申请日: | 202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0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谭周军;周洪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护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B60Q9/00;G01S17/931;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合肥鸿知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0 | 代理人: | 高小改 |
地址: | 635000 四川省达州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测距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激光测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测距防撞保护装置,包括设置于车门内部的激光测距传感器,还包括透镜条和旋转部,其中,车门的外壁贯穿开设有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的穿透口,透镜条固嵌于穿透口内;旋转部的长度方向与透镜条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旋转部的两端分别和车门的内部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旋转部的位置高度与透镜条的高度相当,激光测距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旋转部上。本发明在车门的内侧设置有激光测距传感器,当车门外侧的物体距离车门很近时,则报警器可自动发出警报,从而提醒乘客小心开门,降低了车门与外界物体碰撞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测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测距防撞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高,现如今,小汽车已步入千家万户,对于汽车的使用和安全问题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汽车的剐蹭、碰撞问题尤为常见。
目前,很多智能汽车上均配置有激光测距防撞装置,即在汽车的前侧或后侧安装有激光测距传感器,并且在车身内部安装有报警器,当汽车的前侧保险杠或者是汽车尾部快要碰撞到外界物体时,报警器能够自动发出警报,从而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因此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然而,在人们日常用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当车辆停放后,驾驶员以及车内乘客要下车时,则需要向外打开车门,而在车门打开的时候,若车门外侧有障碍物,则很容易导致车门撞到障碍物上,从而造成车门的损坏。
常见的道路障碍物有路缘石和拦路墩等,当车辆停放在路边后,由于车辆距离道路边缘的路缘石很近,且路缘石的高度通常为二十公分左右,该高度与一般小型汽车的车门底侧和地面高度相当,当乘客猛然打开车门时,经常会导致车门底侧与路缘发生碰撞或剐蹭。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激光测距防撞保护装置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测距防撞保护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激光测距防撞保护装置,包括设置于车门内部的激光测距传感器,还包括:透镜条,所述车门的外壁贯穿开设有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的穿透口,所述透镜条固嵌于所述穿透口内;
旋转部,所述旋转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透镜条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旋转部的两端分别和所述车门的内部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部的位置高度与所述透镜条的高度相当,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上;
底盖,所述车门的底壁贯穿开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的安装槽口,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口内,且所述底盖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口内,所述底盖的上表面固嵌有反光镜,当所述车门关闭时,所述底盖呈水平状态,当所述车门打开时,所述底盖展开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部转动,当所述车门关闭时,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射出的激光束为水平状态并穿过所述透镜条,当所述车门打开时,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射出的激光束竖直朝下并经反光镜的反射后水平朝外射出;以及
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数量若干,所述旋转部包括若干沿一字排列的并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一一对应的旋转框,且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固定设置于相应的所述旋转框内;相邻两块所述旋转框之间还固定设置有连接耳,位于最外端的两个所述旋转框的相背面均设有转轴,两根所述转轴分别和所述车门的内部前后两侧壁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伺服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车门的内壁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装于所述转轴外部,且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护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护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46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