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用注浆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2310713073.4 | 申请日: | 2023-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46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峦;陈向利;赵禹尧;王振东;李振兵;李禹丰;宋宇;张霄汉;彭红岩;苑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创致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6127 | 代理人: | 刘素霞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用注浆锚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用注浆锚杆,包括:锚杆头,锚杆头为锥形结构,在锚杆头的较大段对应连接有外管;锚管,锚管沿外管的轴向伸入,并对应连接在锚杆头上;限位管,限位管对应套接在锚管外壁,并与锚管螺纹装配;自扩机构,两个自扩机构分别分布在锚管的两侧,自扩机构包括第一自扩件和第二自扩件,响应于限位管向锚杆头一端挤压自扩机构,第一自扩件和第二自扩件相互连接的一端向外伸出或缩回条形孔。通过自扩机构可以在限位杆的驱动下张开,从而能够抵触在锚孔的内壁,防止锚杆在注浆前发生掉落的现象,以此保证了注浆效果,避免重复安设锚杆造成的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锚杆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用注浆锚杆。
背景技术
山岭隧道初期锚杆支护是新奥法隧道衬砌核心,而中空注浆锚杆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完整性、稳定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变形、位移和裂缝地发展,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撑作用。尤其在处理喀斯特地貌破碎岩体时结构时,稳定效果显著。但是传统的中空径向锚杆不易挂设,尤其在进行隧道拱顶施工时,插入锚杆孔的中空锚杆往往在注浆之前或者注浆的过程中发生掉落、移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中空锚杆注浆加固岩体的效果,并导致施工效率极大地降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用注浆锚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用注浆锚杆,包括:
锚杆头,所述锚杆头为锥形结构,在所述锚杆头的较大端对应连接有外管;
锚管,所述锚管沿所述外管的轴向伸入,并对应连接在所述锚杆头上;
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对应套接在所述锚管外壁,并与所述锚管螺纹装配;
自扩机构,两个所述自扩机构分别分布在所述锚管的两侧,所述自扩机构包括第一自扩件和第二自扩件,其中,第一自扩件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锚管靠近所述锚杆头的一端,第一自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自扩件的一端以铰链的形式进行约束,所述第二自扩件的另一端抵触在所述限位管对应所述锚杆头的一端;
在所述外管的侧壁设有正对两个所述自扩机构的条形孔,响应于所述限位管向所述锚杆头一端挤压所述自扩机构,所述第一自扩件和所述第二自扩件相互连接的一端向外伸出或缩回所述条形孔。
优选,两个所述自扩机构之间设有约束机构,所述锚管两侧设有对应所述自扩机构的限位孔,所述约束机构横穿两个所述限位孔后对应连接两个所述自扩机构。
优选,所述约束机构包括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所述第一约束件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自扩机构的所述第一自扩件的中部,所述第一约束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约束件的一端滑动装配,所述第二约束件的另一端对应铰接在另一个自扩机构的所述第一自扩件的中部。
优选,所述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均为槽管,所述第二约束件伸入所述第一约束件内部。
优选,所述第二自扩件通过套接在所述锚管外部的环形挡板抵触所述限位管,在所述外管内壁设有至少一条沿其轴向延伸的凸条,所述环形挡板外沿设有对应所述凸条的缺口。
优选,所述第一自扩件对应铰接在限位环上,所述限位环螺纹装配在所述锚管上。
优选,所述第一自扩件对应所述第二自扩件的一端为槽状结构,所述第二自扩件的端部设有对应铰接在所述第一自扩件内部的铰轴。
优选,所述第一自扩件端部铰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一端对应铰接在所述第一自扩件端部,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自扩件的两侧方向转动限位;
在两个延伸板之间设有推力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13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