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706833.9 | 申请日: | 2023-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3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林;叶敏;汤擎楠;孙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园冶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B01D21/24;B01D2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湿地 生态 净化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层、过滤填料层以及卵石层,还包括设置于卵石层下方的透水管以及开设于地面的集水池,所述透水管开设有多个朝上的通孔,所述透水管覆盖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覆盖于多个通孔,所述透水管连通于集水池,所述集水池连接有供水管及排泥管,所述供水管安装有供水泵且供水泵位于集水池内,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沿竖向穿设并转动连接于集水池,所述安装板套设并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杆,所述供水泵安装于安装板。本申请能够减小供水泵抽水出现堵塞的可能性,改善供水泵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湿地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和水环境修复技术,其是从生态学原理出发,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人为将土壤、沙、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组成基质,并栽种经过选择的耐污植物,培育多种微生物,组成类似于自然湿地的新型污水净化系统。
常见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层、过滤填料层以及卵石层,还包括设置于卵石层下方的透水管以及开设于地面的集水池,透水管开设有多个朝上的通孔,透水管覆盖有土工布,土工布覆盖于多个通孔,透水管连通于集水池,集水池内还设置有供水管及排泥管,供水管安装有供水泵且供水泵位于集水池内,排泥管用于将集水池底部的污泥排出且设置有控制阀门。使用时,地面的雨水能够依次经过种植层、过滤填料层以及卵石层的过滤,随后进入透水管内最后聚集于集水池;然后,能够通过供水管将集水池内的水流泵出,进而便于为城市、园林或其他区域提供水源,还能够通过排泥管将集水池内的污泥排出,以确保集水池的集水效果。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是将集水池内的供水泵安装于集水池的下方,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集水池底部污泥堆积的高度会逐渐增加,进而存在将供水泵覆盖而导致供水泵抽水堵塞的可能性,进而在急需对外供水时(如遇火灾),若此时先进行排泥操作,易导致对外供水不及时的情况出现,进而造成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供水泵抽水出现堵塞的可能性,改善供水泵的使用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层、过滤填料层以及卵石层,还包括设置于卵石层下方的透水管以及开设于地面的集水池,所述透水管开设有多个朝上的通孔,所述透水管覆盖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覆盖于多个通孔,所述透水管连通于集水池,所述集水池连接有供水管及排泥管,所述供水管安装有供水泵且供水泵位于集水池内,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沿竖向穿设并转动连接于集水池,所述安装板套设并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杆,所述供水泵安装于安装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面的雨水能够依次经过种植层、过滤填料层以及卵石层的过滤,最后聚集于集水池,随后能够通过供水管及供水泵将集水池内的水流泵出,进而便于为城市、园林或其他区域提供水源;当出现紧急情况,且此时因长时间污泥堆积导致供水泵被覆盖时,能够控制调节螺杆转动,进而牵引安装板及供水泵上升,进而将供水泵远离污泥,减小供水泵抽水出现堵塞的可能性,从而确保供水泵的正常使用,以便供水管及时的输出水源,改善供水泵的使用效果。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套设于调节螺杆,所述伸缩套管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集水池顶壁或底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在调节螺杆转动以控制安装板升降的过程中,安装板能够推动伸缩套管进行伸缩,此时设置的伸缩套管能够减小因调节螺杆的转动对集水池内水体进行搅拌的可能性,进而减小将污泥向上搅动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减小对供水泵造成堵塞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伸缩套管包括多个沿轴向分布的套管单元,所述套管单元套设并滑移连接于相邻的套管单元,所述套管单元设置为棱柱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园冶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园冶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06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