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网络数据共享交换的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97997.X | 申请日: | 202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3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95 | 分类号: | H04L67/1095;H04L67/55;H04L9/40;H04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博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数据 共享 交换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网络数据共享交换的方法及其系统,涉及计算机系统领域,本发明通过资源方对己方发布资源的订阅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对该对数据需求方进行授权;所述的授权方法包括通过密钥加密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授权,并通过搭建权限验证规则,并结合区块链解决数据可信等问题,本发明支持专网的数据共享,统一了数据安全机制,保证了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可信性,同时统一了数据对接规范,解耦了数据提供方和数据需求方的强耦合关系,通过安全机制和网络桥接机制等机制有效解决了对等机构间数据共享的诸多问题,实现数据共享利用过程可追溯,安全性强,耦合性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跨网络数据共享交换的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背景技术
数据在当先已经成为一种资源,并具有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经济功能,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维度越来越多,数据的潜在价值越来越高。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对跨部门业务协作和跨部门服务协同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大数据共享能够有效解决“数据孤岛”的现象,数据资源也能有效整合。但如何打通跨网络数据共享问题,一直是数据共享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目前的数据共享交换中,数据大多都处于不同网络环境中,处于网络隔离状态,如何打通网络壁垒,实现跨网络间的数据共享交换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1、数据敏感,不可开放,仅对有白名单或通过权限校验的人员共享
2、受物理环境等多方面影响,网络关系难以打通。
同时跨网络间的数据共享交换也存在系统之间对接复杂、数据流转周期长以及数据时效性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网络数据共享交换的方法以及系统,旨在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交换的统一鉴权,搭桥实现跨网络间数据共享交换。
一种跨网络数据共享交换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需求方发布需求至数据共享平台以及资源方发布资源至数据共享平台;
步骤二、需求方根据需求对数据共享平台上已经发布的资源进行订阅;
步骤三、资源方对己方发布资源的订阅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对该对数据需求方进行授权;所述的授权方法包括通过密钥加密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授权,并通过搭建权限验证规则,并结合区块链解决数据可信等问题;
所述通过密钥加密方式实现资源的授权的方法包括向平台发送授权标识获取请求;
其中,所述授权标识获取请求包括授权密钥;
所述授权密钥是通过目标加密函数对随机生成的第一字符串进行多次迭代处理,得到的密钥;
获取所述平台响应于所述授权标识获取请求发送的目标授权标识;
其中,所述目标授权标识与所述授权密钥、所述目标加密函数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迭代次数具有对应关系;
向所述平台发送令牌获取请求,其中,所述令牌获取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字符串和所述目标授权标识;
在所述授权密钥与所述平台生成的密钥相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平台响应于所述令牌获取请求发送的资源访问令牌,其中,所述平台生成的密钥是所述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字符串、所述目标加密函数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迭代次数生成的密钥;
最后使用所述资源访问令牌从资源服务器获取目标资源信息;
步骤四、以数据共享平台桥接跨网络之间的需求方以及资源方,实现需求方与资源方之间的数据互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79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送纸延长机构
- 下一篇:一种同步升降的白酒包装盒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