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车充电负载时分利用系统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94144.0 | 申请日: | 202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3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成戍;罗文;马云峰;宋斯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码森途(张家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徐璞 |
地址: | 215699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车 充电 负载 时分 利用 系统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车充电负载时分利用系统及设备。电车充电负载时分利用系统及设备通过综合信息模块获取用户充电服务请求,进而根据当前负载生成用户充电服务请求对应的电源调度任务清单;然后时分电源调度管理模块根据电源调度任务清单确定任务优先级,根据任务优先级进行电源调度。这样,先后利用当前负载和任务优先级进行调度分配,能够在高峰充电期间提高充电任务的有序性,能够保证负载容量不超标的同时,根据任务对电源进行合理地分配调度,优化了电网的装机限额,使之更符合充电桩的供电特点,既能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又能提高电网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车充电负载时分利用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截至2022年6月,据公安部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超过1001万辆,占汽车保有总量的3.23%。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量为220.9万辆,同比增长100.26%,创历史新高。占同期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19.90%。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据统计,截止2021年3月,全国共计约有179万台充电桩,其中私人充电桩约占52.4%。而根据充电技术的不同,平均充满一辆纯电新能源汽车的时间约为12小时,专业的充电站选用快充服务也需要2-5小时不等。这一技术困境导致大多新能源汽车车主,希望持有私人充电桩设备,使用晚上的时间为车辆充电。当前充电桩设备供给量很难满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大量存量小区(老旧小区,或3-5年的小区)中现有停车场供电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大量充电桩的装机需求。
目前,当所需充电桩数量低于小区停车场供电系统容量时,居民大多自行加装充电桩。而当停车场供电系统无法满足居民需求时,部分小区要求居民自行从入户电路系统中引电至停车场中,部分小区则于公共停车位集中安装数量有限的公共充电桩,还有一部分小区则禁止居民加装充电系统。
但是以上解决方式均有一定缺陷,通常一个小区能支持的充电桩数量都极为有限,供电系统扩容成本高昂。就算是新建小区,如若将供电系统容量设计为可供给全部住户,那也将极大的提高小区的建设成本。故期待供电系统拥有充足的余量让居民大量自行加装充电桩,实属不易。当供电系统余量不足时,上述三类解决方案均存在明显缺陷。首先,从居民入户电源引电至停车场住户对应车位,对于车位离住房距离不远的住户尚可接受,但安装成本、线路成本、安全风险等均显著增加。而随着车位距离住房距离的增加该方案的成本及风险均同步上升,从而变得不可接受。其次,集中建设公共充电停车位,在压缩原本就不富余的停车资源的同时,也无法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同时,随着电车的普及,该方案所伴随的充电资源紧缺的冲突也将日益加剧。另外,由于充电时间长,且多于夜晚的情况,使得大量充电桩在为新能源车充满电后便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充分利用供电系统的容量。最后,禁止居民在小区自有固定停车位加装充电装置,也将给居民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由于电车充能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相较于传统能源车加油),这也会对公共充电站带来额外压力,加大无法使用私有充电系统的车主的使用时间及经济成本。
综上,以上解决方式无法在电网资源有限的小区内,充分满足电车的充电需求。且,出于安全考虑,电网供电装机限额通常以电网的峰值负载为标准进行制定,实际使用中,充电桩的开机量往往远低于装机量。这就导致电网容量闲置过多,而加剧充电桩的安装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现状。因此,亟需一种合理的电源调度方式,以能够在小区电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针对充电桩等用电设备进行合理的电源分配调度,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的同时,提高电网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车充电负载时分利用系统及设备,以能够在小区电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的同时,提高电网的利用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车充电负载时分利用系统。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一种电车充电负载时分利用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码森途(张家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元码森途(张家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4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