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91635.X | 申请日: | 202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2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梁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奔马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许富强 |
地址: | 03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锻件 一体化 锻造 体式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涉及锻造加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模具分体,所述第一模具分体一端抵接有第二模具分体,所述第二模具分体远离所述第一模具分体的一端抵接有第三模具分体;所述第一模具分体、所述第二模具分体以及所述第三模具分体上均贯穿开设有同轴的通孔;所述第一模具分体、所述第二模具分体以及所述第三模具分体上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模具分体、所述第二模具分体以及所述第三模具分体。本申请具有降低连杆模具产生损坏时更换模具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锻造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
锻造模具是在锻造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模具,金属坯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在锻模中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在使用模具进行锻造过程中,需要对锻造件进行反复捶打。在对长度较长的连杆进行锻造时,由于连杆模具长度较长,经过长时间锻造捶打极易对模具产生破坏,导致模具部分变形无法再使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现阶段在连杆模具产生损坏时,需要整体更换模具,更换模具成本大。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连杆模具产生损坏时更换模具的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分体,所述第一模具分体一端抵接有第二模具分体,所述第二模具分体远离所述第一模具分体的一端抵接有第三模具分体;
所述第一模具分体、所述第二模具分体以及所述第三模具分体上均贯穿开设有同轴的通孔;
所述第一模具分体、所述第二模具分体以及所述第三模具分体上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模具分体、所述第二模具分体以及所述第三模具分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一种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时,将第一模具分体、第二模具分体以及第三模具分体依次抵接安装。之后固定机构开始工作,使得第一模具分体、第二模具分体以及第三模具分体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提高一种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的机构稳定性。在一种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经过长时间使用而出现损坏时,操作固定机构,使得第一模具分体、第二模具分体以及第三模具分体之间相互分离,之后将对应的需要更换的组件进行更换,降低一种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的更换难度和更换成本。
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两组结构相同的驱动组件,两组所述驱动组件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模具分体和所述第三模具分体内;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模具分体上且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模具分体内且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连接组件以及稳定组件之间的连接使得固定机构结构稳定,进而提高第一模具分体、第二模具分体以及第三模具分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一种连杆锻件一体化锻造用分体式模具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两组结构相同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模具分体和所述第三模具分体内;
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固定端均穿设且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杆活动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奔马铸锻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奔马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16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压成形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力领域超算平台的计算负载预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