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估集成电路电源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90750.5 | 申请日: | 2023-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2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唐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芯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8 | 分类号: | G06F30/398;G06F30/23;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星通盈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52 | 代理人: | 葛战波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北京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估 集成电路 电源 供电系统 可靠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估集成电路电源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出集成电路的直流压降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供电网络中的电压分布和各评估指标;基于评估集成电路电源供电系统可靠性的规则,针对保守设计或余量设计,选取不同的规则组合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当计算的与选取的规则组合对应的评估指标超过规则组合中任一规则对应的预设值时,则判定为不可靠,否则判定可靠;通过定义评估指标和判定规则,设定不同判定规则的组合,比较规则组合对应的评估指标与其预设值来判断集成电路电源供电系统可靠性,能基于不同设计需求判断供电网络是否合理,提高了供电网络可靠性判断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估集成电路电源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往往设计有几层到上百层结构,每层结构极其复杂,集成数千万甚至数亿的晶体管,具有多尺度结构,从厘米级到目前最新的纳米级,这些数以亿计的元器件在集成电路封装上形成了数以万计的电源与信号网络,以实现多路信号、多个功能同时并发工作,因此,集成电路的电源系统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电源系统的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集成电路部分网络的供电不足,或者是部分网络的电压降太大,这些都将导致集成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CN104331546A一种航天器用数字定制集成电路后端版图设计评估方法中通过针对同工艺条件下负载(SINK)的电压降,掌握整个供电网络的供电情况,判断供电网络是否合理,保证芯片功能不会因为供电问题产生影响来评估供电是否可靠。但是,在集成电路设计中会基于不同设计需求设计集成电路中,例如:保守设计、余量设计和经济设计等,简单的针对同工艺条件下负载(SINK)的电压降来掌握整个供电网络的供电情况,现有技术并不能判断基于不同设计需求的供电网络是否合理,因此,降低了供电网络可靠性判断的准确度。如何基于集成电路的多电源供电系统提出一种系统的评估集成电路电源供电系统可靠性的通用规则,基于这些通用规则对集成电路的电源供电系统进行评估,以提高基于不同需求设计的供电网络可靠性判断的准确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申请目的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评估集成电路电源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用于解决如何基于电压降精确评估设计方案的供电系统是否可靠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一种评估集成电路电源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集成电路设计的电压调节模块的供电方式,针对每个电压调节模块的供电方式设置出相应的直流压降计算模型;
S2、基于设置的直流压降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集成电路电源供电网络中的电压分布,基于电压分布计算评估指标,并基于设计需求设定不同评估指标的阈值,所述评估指标包括负载的最坏压降、负载的平均压降、电源网络的电源压降、地网络的地压降、供电网络的电压波动、平面电流密度和过孔的电流密度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估指标和阈值用于构建多个可靠性评估规则,所述多个可靠性评估规则用于基于所述设计需求选取不同的可靠性评估规则构建可靠性评估规则组合,所述可靠性评估规则组合用于对集成电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S3、当可靠性评估规则组合中任一可靠性评估规则不满足时,则判定集成电路电源供电系统为不可靠,否则判定可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种,所述负载的最坏压降定义为VRM正极管脚的电压最大值减SINK正极管脚的电压最小值的差值,负载的平均压降定义为VRM正极管脚的电压平均值减SINK正极管脚的电压平均值的差值,电源网络的电源压降定义为VRM的输出电压减电源网络平面的最低电压的差值,地网络的地压降定义为地网络平面的最高电压减地网络平面的最低电压的差值,供电网络的电压波动定义为电源网络压降的绝对值加上地网络压降的绝对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芯仿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芯仿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0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备温湿度智能调节功能的储能电池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下空间的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