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显露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80378.X | 申请日: | 202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1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健;张仁泉;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94 |
代理公司: | 重庆立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镜 纵隔 淋巴结 显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显露器,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管、第一手柄部、第二手柄部、第一撑开端部和第二撑开端部;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第一手柄部、第二手柄部与第一连接区连接,第一手柄部与第一连接区活动连接;第一撑开端部和第二撑开端部和第二连接区连接,第一撑开端部与第二连接区活动连接,第一手柄部与第二手柄部之间设有弹簧和反齿弧状结构;手柄部、连接管和撑开端部依次连接呈“S”形。本发明在手术的过程中,能充分显露淋巴结的同时为术者提供更广阔的操作视野及空间,不干扰术者器械操作以及胸腔镜调整方位,减小手术切口内互相干扰,更利于主刀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显露器。
背景技术
在肺癌手术中需要规范清扫纵隔淋巴结(右侧纵隔需要清扫右侧气管旁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肺内淋巴结,左侧纵隔需要清扫左侧气管旁淋巴结、肺动脉窗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左喉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肺内淋巴结),难点主要在于清扫上气管旁淋巴结、下气管旁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左、右喉返淋巴结。在目前肺部微创手术中清扫纵隔淋巴结普遍存在清扫难度较大问题(尤其单孔胸腔镜手术难度最大)包括:术中显露困难、多种手术器械配合困难以及微创手术切口小很难同时放入多种手术器械进行有效配合。
现有技术通过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切口置入胸腔镜、吸引器、电钩或超声刀、卵圆钳进行严密配合显露纵隔淋巴结,最佳情况通常需要三名手术医生进行配合操作,主要分工为术者:负责清扫淋巴结,第一助手:负责显露纵隔淋巴结如牵拉肺组织、显露淋巴结周围组织、钳夹淋巴结(此种方式容易导致肺组织损失及淋巴结破碎),第二助手:主要负责胸腔镜。术中需要三者严密配合才能完成纵隔淋巴结清扫,复杂程度大,难度高。
目前微创胸腔镜肺部手术在我国已常规开展,按肺癌手术指南术中需要规范清扫纵隔淋巴结。在操作过程中难点在于纵隔淋巴结的显露(尤其是隆突下、气管旁、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在单孔胸腔镜手术中难度最大(此术式目前使用较为广泛),通常目前手术过程中需要多人及使用多种器械进行配合才能较充分的进行纵隔淋巴结的显露,而且目前微创胸腔镜手术切口小(约3-4cm)同时放入多种器械进行手术时严重影响术者的手术操作。
现有的操作方法费时、费力、加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如血管、气管、神经损伤)且对术者的操作技能要求很高。为此本发明通过设计一个新的胸腔镜手术器械来充分显露纵隔淋巴结,解决术中显露纵隔淋巴结困难的问题,降低手术风险及手术操作难度,使广大肺部手术患者及手术医生受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显露器,解决术中显露纵隔淋巴结困难的问题,降低手术风险及手术操作难度,使广大肺部手术患者及手术医生受益。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显露器,包括连接管、手柄部和撑开端部;所述手柄部包括第一手柄部和第二手柄部;所述撑开端部包括第一撑开端部和第二撑开端部;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一手柄部、第二手柄部与第一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一手柄部与第一连接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撑开端部和第二撑开端部和第二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一撑开端部与第二连接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撑开端部和第二撑开端部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均设有撑开板,所述第一手柄部、第二手柄部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均设有指环;所述第一手柄部与第二手柄部之间设有弹簧和反齿弧状结构;所述手柄部、连接管和撑开端部依次连接呈“S”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80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