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电梯曳引钢丝绳的张力平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74103.5 | 申请日: | 202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0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乐凡;童全;肖仲华;李保元;宁宏伟;赵雪媛;王力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10 | 分类号: | B66B7/10;B66B5/00;B66B1/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同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320 | 代理人: | 张文俊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梯曳引 钢丝绳 张力 平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电梯曳引钢丝绳的张力平衡装置,包括电动液压泵、联通器、多条钢丝绳、多个液压缸、调节螺母、弹簧、弹簧座、绳头螺杆、绳头楔套、称重装置、液压传感器、电动截止阀和过滤膜;本发明通过在液压缸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各个液压缸的压力,并将信号传递至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处理后反馈到电动液压泵及电动截止阀,实时调整各个液压缸的压力,进而使曳引钢丝绳张力保持一致;还在每个液压缸上设置了一套弹簧,用来实时调整钢丝绳跳动及辅助调整各钢丝绳张力;还通过在油路中加入一套过滤装置,能有有效降低杂质对液压系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电梯曳引钢丝绳的张力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矿用电梯通常采用曳引驱动方式,由曳引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导向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中,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轮、钢丝绳、导向轮组成。曳引系统的作用是驱动轿厢及对重上下运行,工作原理是由曳引机通过曳引轮绳槽与曳引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使曳引钢丝绳产生曳引力,曳引钢丝绳经导向轮将轿厢和对重装置连接,并带动其上下运行,轿厢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曳引机制动器制动钢丝绳,从而保持轿厢和对重装置位置不变。共同工作的多条钢丝绳张力应保持一致,否则受力不均易导致断裂,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另外,由于矿山的使用场景通常需要矿用电梯具备大载重及高提升的能力,而矿用电梯钢丝绳在这种使用场景中钢丝绳会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而不断延伸,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容易造成矿用电梯无法正常平层,及造成轿厢或对重发生蹲底或冲顶事故。
目前矿用电梯钢丝绳张力平衡装置通常采用液压平衡的方式,但是其不能做到及时平衡张力,货物装载过程中容易产生钢丝绳跳动,导致矿车卡阻或其他事故的发生。另外,当液压缸达到工作极限位置时,也没有相应的调整措施或者报警装置,并且一旦产生漏油或者油液渗入杂质的情况,平衡就会失效,没有替代保护措施,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极易发生事故,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用电梯曳引钢丝绳的张力平衡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矿用电梯钢丝绳张力平衡装置通常采用液压平衡的方式,但是其不能做到及时平衡张力,货物装载过程中容易产生钢丝绳跳动,导致矿车卡阻或其他事故的发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矿用电梯曳引钢丝绳的张力平衡装置,包括电动液压泵(1)、联通器(6)、多条钢丝绳(4)和多个液压缸(2),且每条钢丝绳(4)对应一个液压缸(2);
所述液压缸(2)朝向钢丝绳(4)一侧连接有绳头螺杆(404),所述绳头螺杆(404)通过绳头楔套(405)与钢丝绳(4)连接;所述液压缸(2)远离钢丝绳(4)一侧的液压缸活塞(201)顶部上设置有弹簧座(403),所述弹簧座(403)上安装有位置传感器(9),所述弹簧座(403)上匹配有弹簧(402),所述弹簧座(403)的末端还设置有调节螺母(401);
液压缸(2)的液压缸本体(202)上安装有称重装置(8),所述称重装置(8)包括上绳头板(801)、下绳头板(803)、以及位于上绳头板(801)和下绳头板(803)之间的载荷仪(802),所述载荷仪(802)用于测量矿用电梯内装载货物的质量;
每个液压缸(2)上均设置有第一快接接口(204)及液压传感器(203),液压传感器(203)用于采集钢丝绳(4)张力的信号;每个液压缸(2)上的第一快速接口(201)均通过第一软管(5-1)与联通器(6)前端上对应的第二快速接口连接起来,联通器(6)后端的第三快速接口(603)通过第二软管(5-2)与电动液压泵(1)的打压口连接,其中,联通器(6)上每个第二快速接口处均安装有一个第一电动截止阀(7-1),联通器(6)上第三快速接口(603)处安装有一个第二电动截止阀(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74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