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69457.0 | 申请日: | 202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5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宪光;林良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5B39/02;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林玉旋;万振雄 |
地址: | 51149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10);
供液管(20),连通所述换热器(10);
节流阀(201),设于所述供液管(20)远离所述换热器(10)的一端;
旁通管(30),连通所述供液管(20);
所述节流阀(201)用于对制冷剂(1)节流,所述供液管(20)用于将节流后的所述制冷剂(1)导入所述换热器(10),以及接收所述制冷剂(1)经节流后产生的制冷剂气体(2),所述旁通管(30)用于将所述经节流后产生的制冷剂气体(2)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器(40),所述气液分离器(40)连通回气通道(41);所述气液分离器(40)内设有所述换热器(10),以及连通所述换热器(10)的出气管(11);所述旁通管(30)分别连通所述供液管(20)和所述气液分离器(40);
位于所述换热器(10)中的所述制冷剂(1)经换热后产生的气体(3),通过所述出气管(11)进入所述气液分离器(40),并经所述回气通道(41)导出;
经节流后产生的制冷剂气体(2),通过所述旁通管(30)进入所述气液分离器(40),并经所述回气通道(41)导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40)连通用于导出制冷剂(1)的排液管(4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1)包括第一连接管段(111)和第一延伸管段(112),所述换热器(10)、所述第一连接管段(111)、所述第一延伸管段(112)依次连通,
所述第一延伸管段(112)的延伸方向与重力方向相交,且向远离所述回气通道(41)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30)包括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40)外以连通所述供液管(20)的第二连接管段(31),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段(31)且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40)内的第二延伸管段(32),
所述第二延伸管段(32)的延伸方向与重力方向相交,且向远离所述回气通道(41)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20)包括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所述第一管段(21)通过所述第二管段(22)连通所述换热器(10),所述第一管段(21)远离所述第二管段(22)的一端设置所述节流阀(201);所述旁通管(30)连通所述第二管段(22);
所述第一管段(21)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管段(22)的延伸方向均与重力方向相交,所述第一管段(21)所在位置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管段(22)所在位置的高度,所述高度方向与所述重力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管段(21)用于将节流后的所述制冷剂(1),以及经节流后产生的制冷剂气体(2)导入所述第二管段(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20)还包括第三管段(23),所述第一管段(21)、所述第二管段(22)、所述第三管段(23)和所述换热器(10)依次连通,所述第三管段(23)的延伸方向与重力方向相交,
所述第三管段(23)的底部连通放油管(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22)所在位置的高度大于所述换热器(10)所在位置的高度,所述第一管段(21)所在位置的高度、所述第三管段(23)所在位置的高度均小于所述换热器(10)所在位置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694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杆端关节轴承冷镦工艺
- 下一篇:一种菊花种植用幼苗转运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