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65682.7 | 申请日: | 202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6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齐继辉;沈传宝;肖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王一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解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从密钥库中随机选取多个密钥;所选取密钥的数量是基于预设层级数确定的;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传输数据;依次对各层级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下一层级密钥,直至满足所述预设层级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以此方式,极大的保证了加密传输数据的密钥的安全性,以此,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互联网带来各种方便与快捷的同时,用户数据的泄露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在现有技术中,数据加解密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常见的比如对称加密算法,其优点是加解密的高速度和使用长密钥时的难破解性,但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取决于加密密钥的保存情况,如果一个用户使用的密钥被入侵者所获得,入侵者便可以读取该用户使用该密钥加密的所有文档,如果整个企业共用一个加密密钥,那整个企业文档的保密性便无从谈起。非对称加密算法,允许在不安全的媒体上的通讯双方交换信息,安全地达成一致的密钥,这就是“公开密钥系统”。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中,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都是公开的,且算法强度复杂、安全性依赖于算法与密钥,而使得加密解密速度没有对称加密解密的速度快。通用密钥密码体制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通用的,即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同样密钥的密码体制,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加密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密钥库中随机选取多个密钥;所选取密钥的数量是基于预设层级数确定的;
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传输数据;
依次对各层级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下一层级密钥,直至满足所述预设层级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
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
进一步地,两两重组的方式,包括:
随机两两组合和/或按顺序依次两两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包括:
根据各层级对应的预设加密算法分别对各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对应的加密包。
进一步地,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还可以是:
通过随机算法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密钥作为目标密钥;
对所述目标密钥的位置信息进行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还可以是:
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以及目标密钥的位置标识信息发送给接收方。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解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加密传输数据和各层级加密包;
根据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对对应层级加密包进行解密,并根据对应层级对应的提取规则提取出加密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65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