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樽海鞘群模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60478.6 | 申请日: | 202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2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姜陈陈;王美玲;潘赛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6N3/0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海鞘 模型 机器人 路径 规划 方法 | ||
1.一种基于改进樽海鞘群模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导航点地图模型,以路径最短为目标构建移动机器人路径代价函数和碰撞代价函数;
步骤二、构建改进樽海鞘模型;
步骤三、利用改进樽海鞘模型得到机器人运动的最优路径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樽海鞘群模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导航点地图模型是拟定机器人移动场景为平面空间,空间中有若干个静态障碍物,设置障碍物的圆心和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樽海鞘群模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路径代价函数和碰撞代价函数的公式为:
F=L+D;L表示路径消耗成本代价,定义如下:
其中,(xi,yi)代表当前路径点坐标,(xi-1,yi-1)代表上一次路径点坐标;
D表示为碰撞代价,定义如下:
式中,δ代表权重系数,一般取100;r(d)表示第d个障碍物的半径;d表示障碍物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樽海鞘群模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
步骤21、初始化种群位置;
通过混沌映射PWLCM方法进行逆映射得到种群的初始位置;其中,混沌映射PWLCM方法的公式为:
其中,ub和lb是搜索粒子的上下边界,为区间[0,1]的混沌序列,为产生的新樽海鞘搜索粒子;
步骤22、改进领导者位置更新;
步骤23、改进追随者位置更新;
步骤24、引入非均匀变异对樽海鞘群模型进行改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樽海鞘群模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具体包括:
首先计算种群的个体适应值,将得出的最优适应值的个体设定为食物源位置Fp;领导者与追随者占种群数量的前后各一半,领导者用于带领群体朝向最优值移动,改进领导者位置更新公式为:
其中,表示樽海鞘个体i在探索空间中第t次迭代后的位置,Fp表示的是食物源的位置,ω为惯性权重;
ω的定义如下:
ω=log(1+e-t) (7)
其中,t为迭代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樽海鞘群模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具体包括:
其中,表示第i个追随者在j维空间中的位置,为追随者在t-1迭代中适应度最好的个体在j维空间中的位置,为上一次迭代的该个体在j维空间中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樽海鞘群模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具体包括:
设种群规模为n,空间维度为j,则代表个体i在j维空间所处的位置,对第n个分量采用非均匀变异操作,新个体产生公式为:
式中,ub和lb是搜索粒子的上下边界;表示个体i在j维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第n个分量;其中,t表示当前迭代次数;T为最大迭代次数;r为[0,1]之间的随机数,b是非均匀度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樽海鞘群模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
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在相邻的节点间进行插值,通过连接起始点、所有q个节点和n个插值点以及终止点,得到一条有序的线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未经常州大学;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604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