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锌固废尘泥处理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58915.0 | 申请日: | 202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4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佩佩;余志友;刘安治;张梦露;刘坤鹏;曹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2 | 分类号: | C22B7/02;C22B7/00;C22B1/24;C22B5/10;C22B1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马静利 |
地址: | 200439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锌 固废尘泥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含锌固废尘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造粒,含锌固废尘泥与高炉二次灰在圆筒造粒机中混合造粒获得含碳小球团;在所述造粒过程中向所述圆筒造粒机内补充水分,以促进所述含锌固废尘泥中游离钙的消解;
S2,造球,所述含碳小球团进入到圆盘造球机中,与OG泥进行二次造球获得二次球团;在所述造球过程中向圆盘造球机中补充水分,以促进含锌固废尘泥中游离钙的进一步消解;
S3,烘干,将二次球团烘干处理得到烘干球团;
S4,转底炉还原,将烘干球团送入转底炉中,所述烘干球团在所述转底炉的加热区预热后进入到所述转底炉的还原区内进行还原获得金属化球团;在所述还原过程中,所述烘干球团OG泥包裹层内的含碳小球团发生直接还原反应,所述直接还原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与所述烘干球团OG泥层中的氧化铁、氧化锌发生间接还原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固废尘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
所述含锌固废尘泥的铁含量为42~48%,锌含量为2~5%,游离钙含量为3~4.5%,其中铁以氧化铁的形式存在,锌以氧化锌的形式存在;和/或
所述含锌固废尘泥包括电炉灰、LT灰、转炉二次灰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高炉二次灰中碳含量为18~25%;和/或
所述高炉二次灰与含锌固废尘泥按碳氧比为0.6~0.7的比例混合造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固废尘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
所述含碳小球团的含水率为9~13wt%;和/或
所述含碳小球团的粒径为4~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固废尘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
所述OG泥采用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湿法除尘泥,其含水率为30~35%;在所述OG泥进入所述圆盘造球机前,将其水分烘干至5wt%以下,并通过破碎机破碎至200目以下;和/或
所述OG泥与所述含碳小球团的用量为3~3.5:2;和/或
所述二次球团的直径为10~13mm;和/或
所述二次球团的含水率为9~13wt%;和/或
所述二次球团中的游离钙的消解率达到5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固废尘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烘干球团0.5m的落下强度大于10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固废尘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
所述转底炉还原过程中,转底炉的温度为1150~1280℃;和/或
所述转底炉还原过程中,转底炉内采用还原性气氛,所述还原性气氛中CO的浓度为15~25%;和/或
所述转底炉转动一圈的时间为20~28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固废尘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
所述直接还原反应过程中,所述含碳小球团中氧化铁被还原成金属铁和CO,含碳小球团中氧化锌被还原成锌蒸汽和CO;
所述间接还原反应过程中,所述直接还原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将所述含碳小球团中氧化铁还原成金属铁和CO2,所述直接还原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将所述含碳小球团中氧化锌还原成锌蒸汽和CO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固废尘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金属化球团的铁金属化率>80%:和/或
所述烘干球团的脱锌率>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589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