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营养缓释生物填料的废气净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654840.9 | 申请日: | 2023-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0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任爱玲;付培文;郭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85 | 分类号: | B01D53/85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朱昱 |
| 地址: | 05001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营养 生物 填料 废气 净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营养缓释生物填料的废气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制备营养缓释生物填料;二,制备改性聚氨酯海绵填料;三,配置培养营养液和驯化营养液,在生物反应器内培养并驯化活性污泥;四,将步骤一的营养缓释生物填料和步骤二的改性聚氨酯海绵填料作为填料层的填料装入生物滴滤塔内;五,将步骤三驯化好的活性污泥注入生物滴滤塔内,在填料表面进行微生物挂膜;六,将步骤三的驯化营养液从生物滴滤塔塔顶滴入并从塔底流出实现驯化营养液循环流动;七,废气由生物滴滤塔塔底进入,经过填料层处理后从塔顶排出。本发明该方法具有净化效率高、系统稳定性强、节能减碳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营养缓释生物填料的废气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带来工业水平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空气的污染,而工业源正是我国VOCs的主要来源之一。超标排放到大气中的VOCs不仅会参与某些二次污染物的形成,带来恶劣天气,还会直接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VOCs的净化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而生物法因其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生物法主要包括生物过滤、生物滴滤和生物洗涤,其中生物滴滤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长期运行期间压降小、能够集中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酸性恶臭气体等优点。填料是生物滴滤塔的关键部件,起到为生物膜和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支撑的作用,有助于污染物的吸附,以确保气体污染物降解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因此填料对污染物的去除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阶段,虽已有各种新型填料层出不穷,申请号为20181004631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气净化的生物流化床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填料以粒径为0.5~5mm的高分子轻质材料为骨架,所述高分子轻质材料的表面至少部分涂覆了负载污染物降解菌、营养物质的固态生物催化反应层,涂层厚度为0.1~2mm,通过控制填料本身密度,可以实现填料处于流化状态。但这些填料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对于实际并广泛的应用于工业设备中还需更多的研究与实践。生物滴滤塔中常见的填料多为天然惰性填料和有机合成填料,且以聚氨酯海绵填料最为常见。聚氨酯海绵填料现已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应用基础,申请号为20211153660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性聚氨酯海绵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包括:聚氨酯海绵基体,以及黏附于其表面的活性炭粉末、负载于其表面和/或内部的正电荷;所述聚氨酯海绵基体为经氧化腐蚀后的聚氨酯海绵。聚氨酯海绵虽具有较大的空隙率和比表面积,但通常缺少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导致挂膜缓慢。聚氨酯海绵和多面空心球等合成填料,由于表面特性差、微生物难以固定导致挂膜效率低,且循环液需要长期添加营养液,所以需要研发挂膜效率高,缓慢释放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废气净化效果好,节能(减少营养物添加量)的营养缓释生物填料的制备和废气净化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配合生物滴滤塔技术实现高效、节能的广泛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营养缓释生物填料的废气净化方法,该方法具有净化效率高、系统稳定性强、节能减碳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营养缓释生物填料的废气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营养缓释生物填料;
步骤二,制备改性聚氨酯海绵填料;
步骤三,配置培养营养液和驯化营养液,在生物反应器内培养并驯化活性污泥;
步骤四,将步骤一的营养缓释生物填料和步骤二的改性聚氨酯海绵填料作为填料层的填料装入生物滴滤塔内;
步骤五,将步骤三驯化好的活性污泥注入生物滴滤塔内,在填料表面进行微生物挂膜;
步骤六,将步骤三的驯化营养液从生物滴滤塔塔顶滴入并从塔底流出实现驯化营养液循环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54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