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止水帷幕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651628.7 | 申请日: | 2023-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9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城岩科(上海)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2 | 分类号: | E02D19/12;E02D19/16;E02D29/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维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409 | 代理人: | 马希超 |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新村乡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止水 帷幕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止水帷幕施工方法,涉及地下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一,开设止水缝,沿止水帷幕的布置轮廓开设窄细的止水缝;步骤二,布置止水帷幕,向止水缝内下放止水幕布,止水幕布沿止水缝长度方向布设;步骤三,填缝,填实止水缝内留存的空隙。本申请具有提升地下连续止水构造施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止水帷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施工中,为了保证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和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人们常在基坑的外围设置止水帷幕,止水帷幕是基坑工程外围止水构造的总称,用于阻止或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取的连续止水体。止水帷幕通常由水泥浆与土搅拌形成的柱状固结体咬合连接而成,也称为咬合止水桩,还有的采用地下连续墙来作为止水帷幕。
相关技术中,咬合止水桩是桩身密排且相邻桩桩身相割形成的具有防渗作用的连续挡土支护结构。其特点为桩间的相互咬合,故称为咬合桩。咬合桩是相邻混凝土排桩间部份圆周相嵌,并于后序次相间施工的桩内署入钢筋笼,咬合桩是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桩的排列方式为一条不配筋并采用超缓凝素混凝土桩(A桩)和一条钢筋混凝土桩(B桩)(采用全套管钻机施工)间隔布置,施工时,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在A桩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B桩的施工,A桩、B桩均采用全套管钻机施工,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从而实现咬合。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传统的咬合桩止水构需要多次进行混凝土桩的灌注,且等待混凝土桩凝固的时间较长,工程周期时间长,为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用止水幕布构造。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地下连续止水结构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止水帷幕施工方法,能够较为高效的在地下形成连续止水构造,缩短施工周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止水帷幕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止水帷幕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开设止水缝,沿止水帷幕的布置轮廓开设窄细的止水缝;
步骤二,布置止水帷幕,向止水缝内下放止水幕布,止水幕布沿止水缝长度方向布设;
步骤三,填缝,填实止水缝内留存的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TRD链条成槽机可以快速的沿止水帷幕的布置轮廓开设止水缝,相较于传统的咬合桩施工,分多次钻设灌注孔,效率更高;通过向止水缝中下放止水幕布,利用止水幕布保障连续止水构造的防渗性能,在通过填缝填实土体,形成结构稳定的连续止水构造。相对传动咬合桩止水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止水帷幕施工方法工序较为简化,施工效率更高,施工周期更短。
可选的,步骤二中的止水幕布包括防水膜、插接件和套接件,所述插接件和所述套接件分别固定在防水膜的两侧且沿防水膜的长度方向设置,插接件和套接件沿防水膜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
步骤二包括:S21,下放第一段止水幕布;S22,下放第二段止水幕布,在下放第二段止水幕布过程中,将两端止水幕布的边沿通过插接件和套接件连接;S23,组成连续止水帷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市场上可以采购的工程用防水膜作为原料,此类材料一般宽度有限,长度较为可控,基于止水结构的深度一般较深,通过设置插接件和套接件,将多段防水膜拼合呈连续的止水帷幕。
可选的,步骤二还包括:S24,灌注调料,向插接件与套接件的配合空隙灌注密封浆料填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密封胶料填充两段止水幕布之间的拼接缝隙,从而保证连续止水帷幕整体的防渗性能。
可选的,S24在S22结束后即开始,之后每完成一段止水幕布即重复S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24与S23同步进行,提升施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城岩科(上海)岩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城岩科(上海)岩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51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二维材料的可重复读写方法
- 下一篇: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