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界面强化蒽醌法的工段模拟的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50907.1 | 申请日: | 2023-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6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炳;孙海宁;李磊;田洪舟;张宇杰;周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10/067;G06Q50/04;G16C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隋晓勇 |
地址: | 21004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界面 强化 蒽醌法 工段 模拟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微界面强化蒽醌法的工段模拟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氢化工段的传质-反应模型:
将氢气设定为组分A,选用平推流模型,对气相中的氢气进行质量衡算:氢气的压力梯度与氢气的传质速率相等,可得到:
式(1)中,PA为氢气的压力,单位Pa;HA为氢气组分亨利系数,单位Pa·m3/mol;uG为表观气速,单位m/s;ε为床层孔隙率;为氢气在液相中的传质系数,单位m/s;
将蒽醌混合物设定为组分B,选用平推流模型,对液相中的氢气进行质量衡算:溶解氢的浓度梯度等于氢气在气-液和液-固界面上的传质,对于液相组分而言,其浓度梯度等同于液-固传质速率,可得到:
式(2)中,和为液相中溶解氢的浓度和催化剂表面氢气的浓度,单位mol/m3;和为液相中蒽醌混合物的浓度和催化剂表面蒽醌混合物的浓度,单位mol/m3;ul为表观液速,单位m/s;as为固-液传质相界面积,单位m2/m3;为氢气在催化剂表面的传质系数,单位m/s;为蒽醌混合物在催化剂表面的传质系数,单位m/s;
通过液-固传质的化合物会被消耗,由于反应处于稳态,传质量等同于消耗量,可以得到如下方程:
式(3)中,γ为化学计量常数;
使用龙格库塔法求解公式(1)-(3),组成全塔模型,其中传质参数使用微界面传质构效调控模型;
S2、构建微界面传质构效调控模型:
微界面体系液侧传质系数调控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式(4)中,Dl为液相扩散系数,单位m2/s;d32为气泡平均直径,单位m;vG为表观气速,单位m/s;vl为表观液速,单位m/s;v32为气泡群上升速度,单位m/s,计算公式为:
式(5)中,V0为无限大静止液体中单个气泡的上升速度,单位m/s,计算公式为:
式(6)中,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m/s2;ρL为液体密度,单位kg/m3;σL为液体表面张力,单位N/m;c、n和Kb为与体系物性相关的常数,不具有明确意义,常使用经验值;de为无量纲气泡直径,计算公式为:
de=d32(ρLg/σL)1/2 (7);
式(6)中,MO为Morton数,为无量纲参数,描述气泡在液相中移动时的外形,计算公式为:
Mo=gμL4/(ρLσL3) (8);
式(8)中,μL为液相粘度,单位Pa·s;
则微界面气液相界面积计算公式为:
式(9)中,ɑ为气液相界面积,单位m2/m3;为气含率;
则固液传质系数及固液传质相界面积计算公式为:
式(10)中,为i组分的固液传质系数,单位m/s;为i组分的液相扩散系数,单位m2/s;GL为液体质量流量,单位kg/m3;
S3、构建氧化工段的传质-反应模型:
将双模理论和平推流模型进行简化,建立传质-反应模型,将氧气设定为组分C,对于进出微元气相中的氧气进行质量衡算,选用平推流模型,可得到:
式(11)、式(12)中,FCI为进入微元体积的氧气组分的摩尔流量,单位mol/s;FCO为离开微元体积的氧气组分的摩尔流量,单位mol/s;a为气液相界面积,单位m2/m3;PC为氧气分压,单位Pa;HC为氧气组分亨利系数,单位MPa·m3/mol;CC为氧气组分在液相中的浓度,单位mol/m3;S0为反应器横截面积,单位m2;Z为塔高,单位m;AC为塔截面积,单位m2;QG0为气相流量,单位m3/s;
将蒽醌混合物设定为组分B,对于进出微元液相中的蒽醌混合物组分进行质量衡算,选用平推流模型,可得到:
式(13)中,CB为蒽醌混合物组分在液相中的浓度,单位mol/m3;QL0为液相流量,单位m3/s;kox为反应速率常数,单位s-1;
氧气穿过气液界面后,假设传质速率和反应速率相等,可以得到等式:
S4、建立氧化工段三塔工艺的求解方式:
结合氧化工段的传质-反应模型,利用试差法,得到氧化工段三塔工艺的求解方式;
根据求解方法计算,得到离开第一氧化塔的氧气分压PC(1,OUT),以及离开第一氧化塔的蒽醌混合物浓度CB(1,OUT),进而实现对整个工段的模型的模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509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