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控制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49845.2 | 申请日: | 2023-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9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占伟;郑钜夫;汪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时代光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30 | 分类号: | F24F8/30;F24F8/192;F24F11/64;F24F3/14;F24F110/5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郑青辉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离子 发生器 控制 模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控制模组,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该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控制模组,包括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本体,所述奈米水离子发生器本体包含有控制核心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核心模块包含有空气净化模块和网络连接模块以及空气质量检测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含有高压放电模块和水分子凝聚模块。本发明通过高压放电模块将水份子雾化为附着静电的纳米尺寸的水分子雾气,而纳米尺寸的水雾气以及其内含有的OH自由基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进行沉降灭活,将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附着沉淀并且将微生物进行灭活,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控制模组。
背景技术
纳米水离子是通过给聚集的水分施加高电压,使其电离产生纳米水离子,通过产生的纳米水雾以及其内含有的OH自由基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进行沉降灭活,达到净化目的,由于具有生物活性、粒径小、渗透能力强、性能稳定、杀菌消毒、除异味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多的空气净化装置采用奈米水离子雾化的方式进行空气净化,而现有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大多附着于空调设备的内部,作为附加净化的设备使用,因此不方便调节参数,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空气净化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控制模组,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空气净化设备,实现了空气净化独立控制的效果和作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控制模组,能够将水份子雾化为附着静电的纳米尺寸的水分子雾气,而纳米尺寸的水雾气以及其内含有的OH自由基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进行沉降灭活,达到净化目的,且整个控制模组带有空气质量监测模块和网络连接模块,通过网络连接模块可将该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并入物联网中,达到智能化的工作效果,从而实现了自动进行空气净化和远程操控的效果和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控制模组,包括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本体,所述奈米水离子发生器本体包含有控制核心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核心模块包含有空气净化模块和网络连接模块以及空气质量检测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含有高压放电模块和水分子凝聚模块。
优选的,所述高压放电模块包含有正负离子发生器模块,所述正负离子发生器模块包含有发射电极模块和对置电极模块,所述发射电极模块包含有吸水端模块和发生端模块,所述对置电极模块包含有形成腔模块和雾化出口模块。
优选的,所述水分子凝聚模块包含有散热模块和蓄水箱模块以及电热转换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含有散热板和散热风扇,所述电热转换模块包含有热电偶组贴片模块,所述热电偶组贴片模块包含有吸热端和放热端两端。
优选的,所述热电偶组贴片的材质为珀尔贴单元,珀尔贴单元通入直流电源后,因为两电极的不同,直流电源的流入方向不同,使得玻尔贴单元在电偶结合处形成吸热和放热的现象,而电热转换模块在吸热端放置冷凝板,冷凝板的热量被热电偶组贴片的玻尔贴吸走温度下降从而将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为水滴,冷凝板将凝结的水滴收集入蓄水箱模块。
优选的,所述高压放电模块将蓄水箱中的水运输至发射电极,通过发射电极的吸水端模块吸入发生端处,同时高压放电模块的正负离子发生器的对置电极模块通电,使得形成腔内的对置电极和发射电极形成高压电磁场,发生端的水分子在形成腔内部的高压电磁场内被静电气化,气化后的带电水分子形成纳米尺寸的水分子雾气,此时雾化出口将带有静电的奈米尺寸水分子雾气排放至奈米水离子发生器的外部空间。
优选的,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模块内包含有多维度对区域内的空气各种含量的检测,且可以做到实时监控,所述网络连接模块使得整个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可以连入物联网中,使用者可以远程操控。
优选的,所述散热模块的散热板和散热风扇将电热转换模块的放热端的热量进行高效率的散热和排放,确保整个装置处于安全的工作温度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时代光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时代光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49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