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SSA PGPR联合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河湖的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643168.3 | 申请日: | 2023-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5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左继超;涂安国;刘昭;聂小飞;廖凯涛;王嘉;秦晓蕾;宋月君;郑海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江西省水资源管理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2;A01K63/04;A01G31/02;C02F10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吴联啸 |
| 地址: | 33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ssa pgpr 联合 植物 修复 富营养化 技术 | ||
1.一种ISSAPGPR联合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河湖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相关河湖PGPR微生物构建生态修复系统;
S2、将生态修复系统设置在河湖相关区域内,并通过潜水泵将水域内部部分水输送到生态修复系统中;
S3、大量的PGPR微生物在生态修复系统中繁衍增长,之后大量被激活的PGPR微生物在水的携带下从设备自流回到水体中;
S4、富含PGPR微生物的出水在水域中水流、波浪及自身游动等作用下扩散到整个水体中;
S5、PGPR微生物以污染源为食物来源进行代谢和繁殖,PGPR微生物代谢物作为水中浮游生物和水体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多种微生物次级代谢废物促进植物生长,水生植物为微生物和水生动物提供活动场所及食物,建立良性生态结构食物链,持续改善水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SSAPGPR联合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河湖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生态修复系统包括生态修复剂和人工反应平台两部分,所述生态修复剂是一种能够选择性激活PGPR的纳米级营养颗粒剂,所述人工反应平台内置生态修复剂用于繁殖PGPR微生物并将PGPR微生物输送到外部水体环境中进行修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SSAPGPR联合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河湖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生态修复剂含有激活PGPR的各种营养物包括碳源、酶、微量元素以及其他载体,所述生态修复剂为采用微包覆技术制成的均匀颗粒,所述生态修复剂能够将各种营养物质持续缓慢地供给环境中的PGPR微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SSAPGPR联合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河湖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在S1中,人工反应平台能够提供半封闭的PGPR微生物激活环境,并且具有自动将外部环境中的PGPR微生物送入平台内部进行激活,并将激活后的PGPR微生物送回外部水环境中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SSAPGPR联合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河湖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人工反应平台可根据水体环境和立地条件设置为水面设备或者岸上设备,水面人工反应平台由发泡浮箱、反应池、信息反馈装置等组成,可随水位涨落而浮动,岸上设备固定在靠近水域中心位置的岸边,通过水泵将污染水体抽入装有生态修复剂的大型水桶中,经循环后再以一定的流量排入水体,构造一个水流从外部环境到系统内部再到外部环境的自循环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SSAPGPR联合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河湖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PGPR微生物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功能主要分为三类:有氧反硝化脱氮、聚磷菌及食物链转移氮磷和生物清淤,有氧反硝化脱氮针对降低水体中氨氮浓度,聚磷菌及食物链转移氮磷针对降低水体中氮磷等富营养物质,而生物清淤能够将水域内部有机物快速分解除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江西省水资源管理中心),未经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江西省水资源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431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仓储式商品冷藏冷冻陈列柜
- 下一篇:可根据人脸识别后内部自动翻转的保险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