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直径隧道用轨行式渣斗侧卸系统及其侧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35781.0 | 申请日: | 202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齐强;何京健;熊亮;马彪;耿向斌;马义平;牟时彤;马汉敏;马人子;褚毓鑫;李昊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2 | 分类号: | E21D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邓园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隧道 用轨行式渣斗侧卸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直径隧道用轨行式渣斗侧卸系统,隧道掘进施工领域。其包括设置在轨道上的轨行车、可转动的设置在轨行车上的渣斗、设置在渣斗上的开关门,以及设置在卸渣洞内的侧推机构,所述侧推机构和所述渣斗之间连接有用于推动渣斗在轨行车上进行翻转的渣斗翻转组件,所述轨行车上设置有用于在渣斗处于翻转状态时解锁或锁止所述开关门的门锁机构,所述卸渣洞内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轨行车因渣斗翻转而发生侧翻的车体锁紧组件。本申请开挖量较小、占地较小、施工成本较低,提高了掘进机(TBM)的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掘进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直径隧道用轨行式渣斗侧卸系统及其侧卸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轨行式渣斗车有两种方式在渣洞(地下安装洞)内卸渣,第一种方式是采用门机吊起渣斗侧翻卸渣(需要地下安装洞有较大空间),第二种方式是采用轨行式梭矿车卸渣(出渣),其中,上述第一种方式卸渣方式的隧道开挖量较大,施工成本较高,上述第二种方式卸渣方式的装卸渣速度较慢,且因为梭矿车的车体较宽,排水廊道的隧洞内无法布置相应的错车平台,从而影响运渣效率,继而影响掘进机(TBM)的掘进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直径隧道用轨行式渣斗侧卸系统及其侧卸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相关技术隧道开挖量较大、施工成本较高、影响掘进机(TBM)的掘进效率的问题。
第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直径隧道用轨行式渣斗侧卸系统,包括设置在轨道上的轨行车、可转动的设置在轨行车上的渣斗、设置在渣斗上的开关门,以及设置在卸渣洞内的侧推机构,所述侧推机构和所述渣斗之间连接有用于推动渣斗在轨行车上进行翻转的渣斗翻转组件,所述轨行车上设置有用于在渣斗处于翻转状态时解锁或锁止所述开关门的门锁机构,所述卸渣洞内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轨行车因渣斗翻转而发生侧翻的车体锁紧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门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渣斗上的转动轴,以及设置在轨行车上的旋转轴,所述转动轴通过曲柄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通过所述曲柄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与所述开关门的开合处相对应的门挡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曲柄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且与所述转动轴同轴设置的第一曲柄,以及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且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曲柄,所述第一曲柄通过连杆传动件和所述第二曲柄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二曲柄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门挡组件包括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的指形挡门,所述指形挡门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轨行车在靠近门锁机构的一侧还安装有用于防止渣斗自行翻转的斗车锁紧组件,所述斗车锁紧组件包括挂钩座和锁车挂钩,挂钩座安装在所述轨行车上,锁车挂钩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曲柄上,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挂钩座相对应的钩体,所述锁车挂钩和所述轨行车之间连接有锁车加固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推机构包括设置在卸渣洞内的侧推油缸,和与所述侧推油缸的输出端连接的侧推活塞杆,所述侧推活塞杆的空余端连接有用于侧向推动渣斗的前叉。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渣斗翻转组件包括安装于渣斗上的翻转轴,以及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前叉端部的限位卡。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推油缸下端还设置有布置在卸渣洞内的托举坑,托举坑内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侧推油缸的托举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车体锁紧组件包括防侧翻油缸、摆动杆和摆动座,所述摆动杆其中一端与摆动座相铰接,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防止轨行车侧翻的固定臂,所述摆动杆中部与所述防侧翻油缸的输出端相铰接。
第二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35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胶带封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