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音数据识别的蓝牙耳机智能降噪判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622482.3 | 申请日: | 2023-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7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民;肖崇敬;刘勇;周本华;谢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钜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新越诚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61 | 代理人: | 吴伟晨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音 数据 识别 蓝牙 耳机 智能 判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蓝牙耳机降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声音数据识别的蓝牙耳机智能降噪判断系统,包括:环境模拟模块,用于通过播放模拟音频模拟噪声环境;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噪声环境中以及蓝牙耳机内的声音数据;数据识别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声音数据识别出经耳机降噪处理前后的噪声信息以及耳机降噪过程产生的反相声波曲线;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对噪声信息和反相声波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并根据处理分析的结果建立噪声环境调节策略;调节模块,用于执行噪声环境调节策略对模拟音频进行调节。本发明能够详细地分析蓝牙耳机的降噪效果,并根据效果判断蓝牙耳机降噪功能是否出现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耳机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音数据识别的蓝牙耳机智能降噪判断系统。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为了扩充蓝牙耳机的应用场景,市场上又推出了降噪蓝牙耳机,耳机有了降噪功能,我们就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享受更清晰、更纯净的音乐和通话。
一般意义上来说,蓝牙耳机的降噪功能分为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两种,区别主要在于降噪方法的不同,被动式降噪耳机的原理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达到降噪的效果;而主动降噪就是利用降噪耳机里的麦克风收集外界的噪音声波,然后耳机内置系统通过运算分析,生成一个反相声波来抵消外界噪音,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对于主动降噪的耳机而言,由于接收环境噪音声波数据后的运算分析和产生反相声波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若噪音声波频率过高,难以及时产生对应的方相声波,因此,主动降噪主要负责音频低频率范围的噪音,而且噪音的音量过大对主动降噪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主动降噪应用到系统运算分析,所以相对于被动降噪存在着降噪功能出现故障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声音数据识别的蓝牙耳机智能降噪判断系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1)如何通过对耳机降噪过程中声音数据的识别分析,判断出适配于蓝牙耳机主动降噪的环境噪音音量阈值和频率的阈值。
(2)如何针对蓝牙耳机出现的主动降噪功能故障进行分析判断。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声音数据识别的蓝牙耳机智能降噪判断系统,包括:
环境模拟模块,用于通过播放模拟音频模拟噪声环境;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噪声环境中以及蓝牙耳机内的声音数据;
数据识别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声音数据识别出经耳机降噪处理前后的噪声信息以及耳机降噪过程产生的反相声波曲线;
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对噪声信息和反相声波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并根据处理分析的结果建立噪声环境调节策略;
调节模块,用于执行噪声环境调节策略对模拟音频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噪声信息包括降噪处理前的噪声声波曲线和降噪处理后的残余噪声分贝值曲线;对模拟音频进行的调节包括:调节模拟音频的音量,调节模拟音频的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处理模块的工作过程包括:
根据模拟音频的预设分贝值曲线波动信息将所述残余噪声分贝值曲线划分为n段;
通过公式计算得出降噪衰减值Ava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钜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钜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22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折叠增韧阻燃合金瓦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点亮均匀的厚壁件结构及车灯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