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轴承组件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19165.6 | 申请日: | 202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6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吴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铁近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6 | 分类号: | F16C35/06;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汪莉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组件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轴承组件装配方法。三轴承组件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轴承、隔圈和第二轴承依次套装入转轴上,形成组合体;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外圆面上涂附胶水;组合体装入轴套内,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位于轴套内的挡肩的同一侧,且第一轴承的外圈端面抵靠于挡肩的侧壁;在第三轴承的外圈的外圆面及内圈的内孔上涂附胶水并套装于转轴上,第三轴承的外圈端面抵靠于挡肩的另一个侧壁;对第三轴承与轴套进行轴向单向限位,然后对第二轴承的外圈施加设定大小的预紧力,并保压预设时间后移除预紧力。通过采用定压预紧方式实现轴承的预紧安装,提高了三轴承组件的装配质量,降低了振动和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轴承组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三轴承组件包括转轴、轴套与三个轴承,其中轴套内部环设有挡肩结构,三个轴承均套装于转轴上,且两个轴承安装于轴套内挡肩结构的同一侧,另一个轴承安装于轴套内挡肩结构的另一侧。
为了提高转轴的转动精度和稳定性,三轴承组件需要进行预紧安装。现有的轴承预紧方式主要为定位预紧,一般采用螺纹螺母预紧,精度低且可能造成预紧过度或者预紧不够的问题,使轴承的滚动体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最大限度的与滚道接触,导致各滚动体受力不均匀,降低了转轴的旋转精度和刚度,缩短了三轴承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当预紧过度或预紧不够时,轴承之间容易出现游隙,增大了三轴承组件的振动与噪音,影响三轴承组件的装配质量。
因此,亟需发明一种三轴承组件装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轴承组件装配方法,以实现对轴承的定压预紧,提高转轴的旋转精度和刚度,同时提高三轴承组件的装配质量,降低振动和噪音。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轴承组件装配方法,包括:
第一轴承、隔圈和第二轴承依次套装入转轴上,形成组合体;
在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外圆面涂附胶水;
所述组合体装入轴套内,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轴套内的挡肩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端面抵靠于所述挡肩的侧壁;
在第三轴承的外圈的外圆面及内圈的内孔上涂附胶水并套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端面抵靠于所述挡肩的另一个侧壁;
对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轴套进行轴向单向限位,然后对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施加设定大小的预紧力,并保压预设时间后移除所述预紧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均定位压入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圈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通过涂胶机分别在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的外圆面均匀涂附胶水,以在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的外圆面上形成胶水层。
作为优选方案,在预紧保压时,所述胶水层保持湿膜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胶水为厌氧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分别与轴套的内孔同心且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轴套的一端安装透盖,以对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轴套进行轴向单向限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轴套竖直放置且透盖位于最下方,将预设重量的负重环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保压预设时间后移除所述负重环,且所述负重环的重力小于所述胶水的粘接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负重环的保压时间为25min~3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铁近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铁近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9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