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路双向惯性点火的小口径炮弹弹头空炸引信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16563.2 | 申请日: | 202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6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时;薛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C15/20 | 分类号: | F42C1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惯性 点火 小口径 炮弹 弹头 引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路双向惯性点火的小口径炮弹弹头空炸引信,包括上体、本体、安全和解除隔爆机构、延期体、盖片、传爆管、第一延期管、第二延期管、两个火帽座、两个针刺火帽、两个弹簧、两个击针,采用双路冗余双向惯性点火并在引信中设置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延期管,尽可能避免共因失效而引起引信瞎火,同时减小延期时间散布,提高空炸定时精度。击针不固定,可以在弹丸落地时前冲发火,提高综合发火率,减少未爆弹药。双路惯性点火机构对应的延期体下端结构封闭,有利于防止窜火,进而防止弹道炸,击针与火帽部件质量相同或比其略重,从而实现安全落高性能最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引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路双向惯性点火的小口径炮弹弹头空炸引信。
背景技术
小口径炮弹一般是指口径为20毫米到40毫米、利用火炮进行发射并完成杀伤、爆破、侵彻或其他战术目的的弹药。小口径炮弹发射过载大,其引信电子定时用电子元件和电路不耐冲击,可靠性难以保证。此外,近年来经常发生试验靶场遗留的未爆弹药意外爆炸造成拾弹人员或孩童甚至是靶场工作人员意外伤亡的恶性事故,使提高小口径炮弹引信发火可靠性、从而降低未爆弹率的需求日益迫切。
小口径炮弹弹头空炸引信多采用膛内惯性点火机构和时间药盘来实现点火和延时功能,而时间药盘存在以下缺点:时间散布大、高空可靠性低、作用时间短、不适于长期存储。
因此小口径炮弹弹头空炸引信的技术关键是:提高作用可靠性和延期时间精度。
为了解决这些技术关键问题,国内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南京理工大学闻泉等人在论文《引信并联定时器系统时间精度分析》(刊载于《火工品》2006年第2期)中提出:引信系统采用2个定时器并联的系统,系统工作时间散布最小,其精度比单个定时器提高17.42%,而3个以上的定时器并联系统,随着定时器数量增加,可靠性越来越高,但精度散布却是随着并联定时器的个数增多只是略微增大,因此在结构空间允许的条件下从兼顾成本、提高精度和可靠度的角度宜尽可能选用2个定时器并联的系统。中国专利201220363259.9采用了双发火引爆通道以提供作用可靠,但每条发火引爆通道均无隔爆机构,存在非常大的膛炸隐患。中国专利201610952063.6采用双发火机构,提高了点火可靠性,但其惯性发火机构中击针是固定的,且药盘延时机构有两套并联的相互独立的燃烧通道,但其采用时间药盘作为延时机构,延时精度不高,且发火机构与延时机构是分离的,占用空间较大。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小口径炮弹弹头空炸引信作用可靠性低、时间精度差、安全性仍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路双向惯性点火的小口径炮弹弹头空炸引信,结构简约、可靠性和安全性高、时间精度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双路双向惯性点火的小口径炮弹弹头空炸引信,包括上体、本体、安全和解除隔爆机构、延期体、盖片、传爆管、第一延期管、第二延期管、两个火帽座、两个针刺火帽、两个弹簧、两个击针,上体与本体同轴设置,且本体的上部伸入上体的下部后两者固连构成引信外壳,其内部形成一空腔;延期体设置于该空腔内;延期体沿径向偏离轴线开有两组阶梯通孔和两个圆柱盲孔,分别为第一组阶梯通孔、第二组阶梯通孔、第一圆柱盲孔和第二圆柱盲孔,每个圆柱盲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火帽座、针刺火帽、弹簧和击针,所述延期体底部在第一组阶梯通孔和第二组阶梯通孔之间开有一个将其连通的传火槽,所述第一组阶梯阶通孔和第二组阶梯通孔均为自上而下直径依次减小的三阶通孔,第一组阶梯阶通孔依次称为第一阶孔、第二阶孔、第三阶孔,第二组阶梯通孔依次称为第四阶孔、第五阶孔和第六阶孔,所述第一延期管位于第二阶孔内,所述第一延期管输入端朝上与所述延期体通过点铆固定,所述第二延期管位于第五阶孔内,所述第二延期管输入端朝上与所述延期体通过点铆固定;火帽座的圆周外壁分别与其所在的圆柱盲孔孔壁间隙配合,针刺火帽针刺端朝下设置于火帽座中心孔内,弹簧一端抵住火帽座,另一端抵住击针,击针的针尖朝上;所述延期体上端面设有一凹槽,盖片通过点铆固定在该凹槽内并将火帽座、针刺火帽、弹簧和击针分别固定在所述延期体的圆柱盲孔内;安全和解除隔爆机构和传爆管均设置于本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6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量采集组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填充飞灰碳金板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