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通道双线极化2比特阵列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16439.6 | 申请日: | 202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6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尹璐;孙胜;胡俊;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21/06 | 分类号: | H01Q21/06;H01Q13/08;H01Q3/30;H01Q1/38;H01Q1/48;H01Q1/36;H01Q1/5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天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3 | 代理人: | 罗伟 |
地址: | 61005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道 双线 极化 比特 阵列 天线 | ||
1.一种双通道双线极化2比特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m×n个双通道双线极化2比特天线单元(1),其中m代表行,n代表列,每个天线单元(1)的从上至下依次为微带振子辐射结构(2)、直流偏置结构(4)、金属地板(5)、级联移相器(6)、金属地板(7),
其中微带振子辐射结构(2)和直流偏置结构(4)分别位于上层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金属地板(5)、级联移相器(6)和金属地板(7)形成带状线结构,在天线的层叠结构中,直流偏置结构(4)与金属地板(5)之间采用厚度为0.101mm的介质板进行隔离;在水平极化馈电端口(9-1)和垂直极化馈电端口(9-2)的激励下,通过改变微带振子辐射结构(2)上集成的开关二极管(3)和级联移相器(6)上集成的开关二极管(8),使得单元的辐射电磁波的相位分别呈现0°、90°、180°和270°四种不同的电磁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双线极化2比特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双通道双线极化2比特天线单元(1)的间距在0.5λ0λ0之间,并且随着单元间距的增大,扫描范围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双线极化2比特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微带振子辐射结构(2)采用正交放置的形式,沿x方向放置的天线辐射水平极化电磁波,沿y方向放置的天线辐射水平极化电磁波,两个通道对应不同的极化形式,辐射结构的馈电点位于振子中心,在振子末端放置了两个反向并联的开关二极管(3)等效改变振子的谐振边长度,通过交替改变开关二极管(3)的工作状态,可以引导电流走向实现0°和180°的交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双线极化2比特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微带振子的放置方式可以沿±x或±y方向形成水平、垂直极化,也可以沿±45°方向放置形成±45°双极化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双线极化2比特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直流偏置结构(4)采用“台阶式”设计,包括微带振子辐射结构(2)上弯曲的高阻微带线、金属过孔与微带扇形枝节,将微带扇形枝节直接放置在微带振子辐射结构(2)的下方可以有效减小其物理尺寸,使天线结构也更加紧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双线极化2比特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级联移相器(6)采用反射型移相器组成,将90°电桥的直通端和耦合端分别与开路的带状线连接,由于阻抗不匹配会在隔离端形成反射,反射波的相位差可以通过开关控制的不同长度的开路线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双线极化2比特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设开关二极管依次为第一开关二极管(P1)、第二开关二极管(P2)、第三开关二极管(P3)、第四开关二极管(P4)、第五开关二极管(P5)、第六开关二极管(P6)、第七开关二极管(P5)、第八开关二极管(P8):第一开关二极管(P1)和第二开关二极管(P2)位于水平极化微带振子辐射结构(2)上,控制水平极化振子0°和180°的移相,第三开关二极管(P3)和第四开关二极管(P4)位于垂直极化微带振子辐射结构(2)上,控制垂直极化振子0°和180°的移相,第五开关二极管(P5)及第六开关二极管(P6)为水平极化振子提供0°和90°的级联移向量,第七开关二极管(P7)及第八开关二极管(P8)为垂直极化振子提供0°和90°的级联移向量;通过不同开关的组合方式,实现不同的辐射相位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双线极化2比特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阵列设计频段为sub-6G,但很容易推广到毫米波或更高频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64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