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电站集水井水面油污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07071.7 | 申请日: | 202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1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魏中洋;郝苗;薛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4 | 分类号: | E02B15/04;E02B15/10;E03F5/22;E03F5/10;E02B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天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3 | 代理人: | 龚海月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站 集水 井水 油污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站集水井水面油污收集装置,通过浮子连接一根中间接有增压泵的固定管道,最后将管道接入油处理室带有沉淀、过滤、离心等功能的油处理系统,实现集水井水面油污收集。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克服了集水井空间狭窄,环境恶劣不易原装滤油器,油水分离器的问题,使得集水井水面油污有了一种方便、便捷的收集方法。本发明运用浮子与管道之间的浮力与重力的配合,始终将管道进口控制在水面2mm左右,使得油污收集的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水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电站集水井水面油污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投产的水电站一般都设有集水井,集水井的主要作用是把厂房各层渗漏水汇集,到一定量后用水泵排出厂房。当压油装置发生破裂,或者因装配工艺导致渗油量过大时,漏油便会掺杂在渗漏水中流入集水井中,目前各水电站集水井排水系统均无油污吸收装置,带有油污的污水不经回收便随集水井的排水排出厂房,这不仅浪费了一部分可回收利用的油,还使得这部分油流入江河,对河水水体和沿岸造成一定的污染。然而现有的油水分离器,油污吸收装置受集水井空间小,排水量大的特征限制,均不能应用在集水井的油污回收工作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电站集水井水面油污收集装置,本发明采用一个阶梯圆柱形中空边部开半槽的浮子,连接一段可伸缩的并带有限位环、伸缩节浮子的伸缩管道,再连接一根中间接有增压泵的固定管道,最后将管道接入油处理室带有沉淀、过滤、离心等功能的油处理系统,实现集水井水面油污收集。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水电站集水井水面油污收集装置,包括:浮子、增压泵、固定管道;
所述浮子尾端通过管道与增压泵连接,所述增压泵通过固定管道连通至油处理室;
所述浮子包括一两端开口的浮子管,所述浮子管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沿周向设有若干齿,所述齿为中空设置且与所述浮子管内部连通,至少一个所述齿内设有浮子补水孔,所述浮子管内管壁底部设有浮子限位环;
所述浮子管内套设有若干可伸缩的伸缩管道,所述伸缩管道包括两端开口的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外壁顶部设有外限位环,所述伸缩管内壁底部设有内限位环,所述伸缩管顶部沿周向设有若干伸缩节浮子,至少一个所述伸缩节浮子顶部设有伸缩节浮子补水孔;
最后一节所述伸缩管道底部设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顶部外壁设有管接头限位环,所述管接头限位环套设在伸缩管道最后一节的伸缩管内,且述管接头限位环的直径小于伸缩管道最后一节的伸缩管且大于伸缩管道最后一节的伸缩管的内限位环。
所述管接头底部通过管道与增压泵连接。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外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浮子限位环且小于浮子管。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伸缩管道设有若干节,其尺寸依次缩小,且可以套设进上一节的伸缩管内。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浮子顶部盖板中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纳所述伸缩管道顶部的伸缩节浮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克服了集水井空间狭窄,环境恶劣不易原装滤油器,油水分离器的问题,使得集水井水面油污有了一种方便、便捷的收集方法。
本发明运用浮子与管道之间的浮力与重力的配合,始终将管道进口控制在水面2mm左右,使得油污收集的效率更高。
本发明成本低廉,且通用性强,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07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