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纯氧自热-热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05743.0 | 申请日: | 202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8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付文;代正华;亚力昆江·吐尔逊;钟梅;白小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66 | 分类号: | C10J3/66;C10J3/72;C10J3/36;C10J3/20;C10J3/82;C10J3/84;C10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纯氧 系统 | ||
本发明用于生物质热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纯氧自热‑热解系统,包括热解炉热解系统,热解油冷凝系统,热解气回流系统,纯氧输送系统,所述热解炉系统用于生物质进行热解;热解炉为顶端为进料口,上端设有两处挥发分输出端,下方设有热解气输入端,底端设有闸阀阶段性排出灰渣。氧气通过伞形喷头均匀通入燃烧区与热解炭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热解油冷凝系统与挥发分输出端连接,用于热解油冷凝收集,热解油冷凝系统出口与热解气回流系统相连,最终与热解气输入端相连接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纯氧输送系统则通过给热解炉燃烧区供应氧气以实现自热。本发明实现了生物质自热热解,节省了能耗,同时热解气余热回收利用,节省载气并大幅提高热解气有效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热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的纯氧自热-热解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解炉一般采用普通空气和氧气混合形成纯氧来为热解提供热量以实现自热。然而,空气中氮气含量在78%以上,因此只要通入空气便意味着通入氮气。热解气中加入氮气便会降低热解气的品质,使其热值降低,且用于分离时所需能耗较大,而空气中的氮气是作为载气通入还会带走部分热量,引入热解系统后还会造成氮化物污染,对环境和设备损害也相当严重。因此,需提供一种既能保证热解系统能够自热运行,又能保证热解气中无效含量少的热解工艺。
专利CN 212504714 U中公开了一种煤的富氧热解装置,该装置通过加入部分氧气后,助燃气体中氮含量由78%降低到了30%~45%,大大降低了富氧煤气中的无效成分,使热解炉中产生的煤气的品质得到了提升,但仍含有30%~45%的氮含量。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生物质的富氧自热-热解工艺予以改进,以提高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热解气的热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质的富氧自热-热解工艺中热解气有效成分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的纯氧自热-热解系统。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质的纯氧自热-热解系统,包括解炉热解系统,热解油冷凝系统,热解气回流系统,纯氧输送系统;
(1)所述热解炉热解系统用于生物质进行热解,炉内分为干燥区,热解区和燃烧区,原料从螺旋进料器运输至热解炉顶端进料仓,经过干燥区干燥,后进入热解区进行热解,热解得到的挥发分分别从两处挥发分输出端流出,经过冷凝塔冷凝后得到热解气,热解气由热解炉下端的热解气输入口作为载气流入,之后携带挥发分流出,以此循环使系统持续运行。氧气从伞形喷头均匀喷出与燃烧区热解炭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供热解区热解,底端设有闸阀,阶段性排出灰渣至灰仓。
(2)所述纯氧输送系统通过氧气输送管路延伸至热解炉内,氧气通过伞形喷头均匀流入热解炉燃烧区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
(3)所述热解油冷凝系统由挥发分输出端接入经过冷凝塔后冷凝得到热解油。
(4)所述热解气回流系统是冷凝完之后得到热解气经过热解气回流管路,之后通入热解炉的热解气输入端,作为热解载气携带挥发分流出,再次经过冷凝系统后得到热解气,以此循环使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纯氧输送系统包括空气分离器,氧气储存罐,氮气储存罐,调节阀,气泵和若干伞形喷头,所述空气分离器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所述氧气储存罐用于储存氧气,所述氮气储存罐用于储存分离完氧气后的剩余气体,可进一步利用,所述气泵用于将氧气储存罐储存的氧气输送至若干伞形喷头,所述伞形喷头用于将氧气均匀喷入燃烧区。
更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分离器分离出的氧气直接通入热解炉燃烧区,所述氧气浓度为100 vol.%。
更进一步的,所述热解气回流系统包括三通,切断阀,气泵,调节阀和单向阀,所述三通与切断阀用于热解气流量较大后收集热解气,所述气泵用于调节热解气回流速率,所述调节阀用于控制热解气流量,所述单向阀用于防止热解气逆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05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群控群调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燕窝冻干液及冻干工艺